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2013年和2021年我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收入情况,据图可推断出(     

注: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按照国家统计局指标划定,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低20%的收入家庭为低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
①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实际收入差距加大,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合理
②高中低各组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表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
③低收入组收入增速高于高收入组,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缩小趋势
④中等收入群体数量不断壮大,表明我国社会财富分配结构在不断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7更新 | 689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推动共同富裕(     
①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②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财富
③要构建以初次分配为主,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④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1更新 | 1689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优化规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关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下推导合理的是(     
①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防范和化解居民的生存危机→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②扩大中高收入群体→提升社会的消费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③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21更新 | 1563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材料一: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年份

GDP(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

农村

2018年上半年

418961

19770

7142

2019年上半年

450933

21342

7778


材料二: 为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一系列民生政策落地实施:提高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尤为提高了基本工资占工资的比重,同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为800万元/人;完善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和技能津贴,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急需紧缺的技术工人实行灵活高效的薪酬分配制度;截至11月,已有上海、青海,陕西等10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以2420元/月居各省市首位;从201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老金的5%左右确定。


(1)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
2020-03-29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其错误主要在于
A.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B.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C.违背了“提高效率”原则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2020-01-29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公平可以理解为“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等不同方面。在经济学上,“机会公平”强调市场主体间平等的竞争地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结果公平”强调人们收入分配的平等,有利于防止贫富分化,维护社会稳定。下列措施属于“机会公平”的是
①打击侵权盗版等不法经营的行为
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③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航空、银行等垄断性行业
④给予贫困地区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外部投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3-28更新 | 1717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文)
7 . 下图表明

①按劳分配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分配方式
②分配政策决定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
③收入分配公平在我国得到落实
④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推进实施精准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不仅需要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还需要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实干苦干,更需要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各界的群策群力,注重“输血”与“造血”并重、坚持扶贫与扶志并举,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打牢发展基础、拓宽发展空间、激活发展潜能、聚集发展能量。扶贫对象基础能力差、利用机会的竞争力不足,也与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开展扶贫开发面临信息不对称等级有关。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推进扶贫攻坚。
9 . 如下图所示,横轴表示居民收入,纵轴表示分配平等程度。设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为图中对角线,设实际收入分配为图中弧线。对角线与弧线之间的面积为A,弧线下方的面积为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B会扩大,A会缩小
②A的存在说明社会收入分配依然不公平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B扩大
④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可能会缩小A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低扩中”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分配公平。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提低、扩中、调高”为主线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居民收入增速持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成员中的比重上升。2016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为34. 79%,2020年有望达到50%。
材料二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2017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 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 5%,产品制造换代升级,新的消费市场涌现。
(1)结合材料一,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成员中比重的重要意义。
(2)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18-03-0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十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年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