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下图是两种社会收入结构图。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重点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等问题。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样一个崇高使命,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日积月累才能实现。


(1)请简要评析材料一中的两种结构图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特点。
(2)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民生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结合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说明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3 .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截至2019年9月18日,北京、上海等7省份公布了上调后的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31个省份中,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③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理顺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④表明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13更新 | 240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检测
4 . 从下面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国(     
A.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B.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分配绝对公平
C.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提高个人劳动报酬
D.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2020年二季度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如右图所示。(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2018年增长9.6%)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       

①农民普遍缺乏理财意识,投资意愿不足
②贫困家庭收入增长较慢,脱贫攻坚压力较大
③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内生动力偏弱
④农民的收入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种地获得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下列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②弥补社会保障不足,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③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提倡奉献精神回报社会
④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均等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我们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属于收入分配中社会公平的表现是
①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②分配结果所有人都一样 
③形成合理收入分配制度 
④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是因为社会公平
A.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B.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决定因素
C.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能有效防止出现贫富差距现象
8 .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材料二   梨树沟,原来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每年给村民发放救济粮款、衣物。村民把救济款花掉了,生产条件却没有改变,并没有摆脱贫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改“输血”性救济为“开发性”扶贫,救济粮款发放与村民栽种果树、改善生产条件挂钩。在政府支持下,修通了20多公里的盘山路,县林业局帮助村民学技术。现在,梨树沟的雪花梨走出了国门,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扶贫问题的认识。
2017-12-05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检测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试题
9 . 从一个水龙头打水,有人用大桶,有人用小桶。无论让谁先打,所有人打完水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水龙头里水的流速是恒定的。但就效率而言,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会缩短所有人打水的总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打水的任务。这种“短作业优先法”说明       
①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绝对平等
②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④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公平的保证,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2017年,我国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据此回答题。
1.下列对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  )
A.提高劳动者工资标准
B.先富帮后富,实现同步富裕
C.消灭分配差别,实现平均分配
D.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适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