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圳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大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实现了帮扶协作的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创建和完善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为内核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最大考核项,并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考核,用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结合材料,分析深圳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
(2)运用“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为深圳继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2条建议。
(3)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 下表为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情况部分数据(单位:元)。从中可以推断(     
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数额14917413623294884
增速10.6%12.4%11.4%7.9%
占可支配收入比重56.8%15.7%8.9%18.6%
注: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①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
②经营净收入成为主要来源
③转移净收入的贡献率偏低
④按要素分配机制不断完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07更新 | 816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制造业,但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51%左右,远低于发达经济体60%到70%左右的水平;在服务业中,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但科教文卫等现代服务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偏低;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一半,但是仍有四成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受制于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公共服务不健全,居民生活条件相较城市还有较大的出入;我国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收入分配机制亟待明确和建立健全,中国的收入分配体制中的扭曲现象也迫切需要改革。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质?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应对?
4 . 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带动效应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潜力巨大,是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       
①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支持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
②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公平、提高效率、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③是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④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11更新 | 293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传统农业乡镇,到如今的“一镇一园”集体产业建设,海淀区某乡镇实现集体经济的破茧化蝶:成立乡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民变股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村民变居民,村民带着社保进城,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同时,该镇坚持“村+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产业带动、文化赋能、绿色发展”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强村富民。该乡镇做法的成功得益于(     
①深化集体产权改革,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②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③通过再分配方式,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④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2更新 | 2824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20228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就。十年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20226月的10.4亿人、2.3亿人、2.9亿人,仅养老保险就增加了2.5亿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有人认为,社会保障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社会保障水平高就能实现共同富裕。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此观点予以分析。
7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上升,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切实稳岗位扩就业、稳物价保供应、强救助兜底线,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下列选项与稳岗位、稳物价、强救助对应正确的是(     
①加大疫情期间跨区域货源的组织力度,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总量供应
②全国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向失业人员发放补助金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④扩大实施对某些行业的阶段性缓缴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范围
A.④①②B.③①④C.②③④D.②①③
8 . 下图反映我国2017-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变化情况。由此,可推断出我国(     
年度2017201820192020202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722.702.642.562.50
①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格局逐渐改善
③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还比较艰巨
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仍低于城镇居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05更新 | 2688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宜城市第一中学、南漳县第一中学)
9 . 下表为2021年山东省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标绝对量(元)比上年增长(%)
可支配收入357058.6
工资性收入204139.1
经营净收入75939.0
财产净收入24413.6
转移净收入52578.4
分析表中各项收入指标,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山东省(     
①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②劳动性收入占比高,财产性收入减少
③工资性收入为主体,按劳分配方式不断完善
④居民收入以初次分配所得为主,收入来源多样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30更新 | 1214次组卷 | 7卷引用:第04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0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逻辑路径是(     
A.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B.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C.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公共服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缩小收入差距
D.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公平教育→增强低收入者获取收入能力→缩小收入差距
2021-08-12更新 | 1818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