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下列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及其传导正确的是(     
A.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B.规范资本市场→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供家庭财富的金融产品→降低居民投资风险
C.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健全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D.注重再分配调节→完善慈善褒奖制度一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2 . 2023年“国家账本”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100625亿元、增长3.6%。关于具体的支持项目,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信息:
•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安排资金1770亿元、增长8%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资金1091亿元、增长9.9%
•就业补助资金668亿元、增长8%
•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7亿元
•学前教育发展250亿、增20亿元
•高中办学条件100亿元、增加30亿元
•地方高校发展资金404亿元、增加10亿元,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高校建设
•学生资助补助720亿元、增加32亿元,以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
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表明我国在202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完善第三次收入分配,加大就业和社会救助,扎牢社会保障网
④发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5更新 | 789次组卷 | 25卷引用: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学月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双选)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必须在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社会财富“蛋糕”,避免两极分化。为此,我们要(     
A.坚持多劳多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C.坚持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必须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原则
D.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4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劳动报酬提高优先于劳动生产率提高
C.以资本,知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为主
D.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内容节选如下:
安排71.85亿元,加快广湛、珠肇等高铁项目建设。

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962.31亿元,支持困难地区兜牢底线。

安排13.32亿元,统筹采取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措施,做好重点人群就业。

安排185.43亿元,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上述财政报告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发挥再分配调节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解决就业、创业
④完善初次分配,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某班学生以“探索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

浙江某地,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新型集体经济,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

资料卡2:

山东某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深入实施“电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资料卡3:

福建某地,提升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县域慈善主体,弘扬县域慈善文化,倡导社会和家庭互惠互助的道德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县域经济是如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
7 .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     
①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在再分配中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③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④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完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要部署,聚焦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多想办法,有效消除收入差距中的分配不公因素。以下措施中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①国企薪酬以及奖金分配向科技人才倾斜
②完善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③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和高校教师合理兼职
④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下表是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部分)。

数额(元)

同比增长(%)

占可支配收入比重(%)

工资性收入

20590

4.9

55.8

经营净收入

6175

4.8

16.7

财产性收入

3227

4.9

8.7

转移净收入

6892

5.5

18.7

注:2022年我国GDP总量首超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材料表明(     
①全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其中劳动收入所占比重大
②经济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源泉,收入归根结底来自GDP
③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④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直接的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2年1月,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开始实施,2022年全年共跨省调剂基金2440亿元,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一盘棋”。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破冰启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加快推进。我国的上述举措(     
①有利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②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收入差距
③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保障
④有利于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