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继续拓展扩消费、促投资政策空间,提振大宗消费,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储备。以下政策举措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是(     
①减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
②加强对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
③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④加大对民生工程建设的投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一年春作首,百业农为先。粮食生产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据此,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A.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地
B.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证粮食生产耕地—粮食稳产增产—藏粮于地
C.立足开放发展理念—突破农业核心技术—发展智慧农业—藏粮于技
D.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农业装备补贴—发展现代农业—藏粮于技
2023-05-17更新 | 617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经济放缓时,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增加税收D.降低利率
4 . 2022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拟按2.8%左右安排,比2021年有所下调,但财政支出规模将比2021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财政支出安排中,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18%,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以更好落实惠企利民政策。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积极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政收支缺口缩小
③财政支出结构重新调整,政策支持下沉基层
④开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防范债务风险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2更新 | 11712次组卷 | 6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暑假阶段验收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发展必须采取富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列应对措施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挖掘各项内需潜力→引导健康、合理消费→需求牵引供给→优化供给
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减少对外贸进口份额→坚持自主创新→稳中求进
③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推动新型产业大发展→淘汰旧经济模式创新驱动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新基建稳定投资→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预期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6 .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中国经济重点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从“质”和“量”两方面发力,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此政策发挥作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①央行开展逆回购→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消费→经济发展
②发放居民“消费券”→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强→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③实施减税降费→优化经济结构→挖掘扩大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增长
④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投资规模扩大→刺激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19年,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会产生积极效应。据此判断,以下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大规模的减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
②降低企业税收→激发市场活力→带动更多居民就业→增加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③大规模的减税→财政收入减少→降低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④降低企业增值税→职工社保基金增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7-03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中区二中2021届高三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1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先进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上述政策加上已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预计 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超过5500亿元。国务院部署推进的减税降费政策(   
①能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提高调控能力
②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③能改善我国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活力
④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30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2020年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情况。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改善民生”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联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投资角度看,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关键性作用。

材料一   2010-2019年中国全社会水利建设投资情况


材料二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政策,进一步拆除妨碍民间投资的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社会资本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欢迎外商扩大在华投资,分享中国开放的大市场和发展机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05-1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