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25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福建全面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后,单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华龙一号”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收益也相当可观——每出口1台就相当于出口30万辆汽车,能拉动装备和设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全寿命周期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华龙一号”研发团队共开展了54项科研攻关项目,突破了一大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也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华龙一号”涉及全国各地5300多家设备供货厂家,助推一大批核电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批国企为主导的三代核电装备供应链,成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国之重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持续提升,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两条政策性建议。
2022-08-09更新 | 465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政治高考真题

2 .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积累的知识、技能和健康水平的总和,是一国消除贫困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材料一   教育是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右图给出了201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的高等教育覆盖率数据。左纵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的占比,右纵轴表示城镇和农村地区这一占比的比值。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

材料二   人力资本的个人回报相当丰厚,有研究发现,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劳动收入平均会提高5~15%。但有些家庭受固有观念的束缚,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还有些家庭愿意投资改善健康和教育状况,却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人力资本的社会回报同样不容忽视,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公民参与和社会和谐。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在培育人力资本方面,为什么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2018年高考全国2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年)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长7.4%(同口径)。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2018-06-09更新 | 596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新课标II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材料一   2013年和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部分统计数据

2013年2020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434977200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812.56
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4.33
(上海与西藏)
3.55
(上海与甘肃)
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东北与西部地区居民收入之比分别为1.7、1.1、1.291.62、1.07、1.11

材料二   2021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结合材料并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推进共同富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当前,我国“十四五”开局良好,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一是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资增长乏力,内生动力不足;二是就业民生压力较大,疫情反复冲击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线下消费;三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增大,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因素对中小企业经营的影响仍然存在。

2021年我国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生机盎然。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结合材料,说明财政政策应如何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2017~2021年我国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材料二   在我国,国有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劳动者,掌握着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工具。目前,中央企业有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冶金、机械等行业。据统计,2020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有265家国有企业上榜,且榜单前十位均为国有企业。

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5%30.3%29.8%,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不断提高,更多用于公共事业。国有企业在扶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慈善捐赠方面持续作为。国有企业有基于历史和现实所形成的重要属性和特定功能,必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作用。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2022-05-10更新 | 610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以及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随着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叠加,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继续成为世界经济迈向复苏的“稳定器”和增长的“发动机”。


有人认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要肩负起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任。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05-25更新 | 72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赤字率是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宏观调控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该扩大需求时要扩大需求,该调整供给时要调整供给,相机抉择,开准药方”。

【名词解释】

财政赤字,是由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财政赤字率的警戒线。

【时政链接】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合理把握赤字规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得到有力保障。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六大挑战。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有学者认为:我国要提高赤字率,以增加有效需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史书将翻开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材料一   1981年末~2015年末人均日收入低于1.9美元的贫困人口数量变化

(1)提取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具体措施蕴含的经济道理
2016年以来,中央层面共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在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①(请勿在此处作答)
河南省栾川县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挖掘境内丰富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并在景区周边建成苗木花卉种植园、农业观光游示范点等,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实现脱贫致富②(请勿在此处作答)
陕西省柞水县种植木耳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县与科研单位合作,成功培育木耳新品种,推广栽培新模式,使其产量大、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小木耳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耳朵”。③(请勿在此处作答)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材料二列举的脱贫增收措施分别蕴含的道理。
2020-07-11更新 | 225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新高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规模性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我国实施“一揽子”减税降费措施,把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排在了重点任务的首位,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是,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二是,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由10%降至5%;三是,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减税与退税并举,退税减税规模为历史最大,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资金回笼压力。

一揽子政策的落地减轻了上亿市场主体的负担,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市场活力的良性循环。202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开局总体平稳。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采取“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