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收入的渠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23日,我国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上海试点针对部分新购住房,即有户籍家庭新购且为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无户籍家庭新购住房实行0.4%-0.6%的差别化税率征收。房产税对该市经济产生作用的路径是(     
①征收房地产税→稳定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宏观经济协调发展
②征收房地产税→增加税负→提高房产配置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协调发展
③征收房地产税→抑制购房需求→挤压房地产需求泡沫→促进宏观经济协调发展
④征收房地产税→抑制房产投机→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化→促进宏观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0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天津卷变式训练经济篇
2022·陕西·二模
2 .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通知,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所得“年终奖”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单独计算纳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这一变化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有(     
①挫伤劳动者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
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③完善我国税制结构,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同之前的纳税方式相比,部分收入较高群体会多纳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一上·江苏徐州·阶段练习
3 . 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既要增加赤字规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又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为稳定经济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下列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传导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①增加赤字规模→扩大财政支出→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经济稳定增长
②政府过紧日子→增加财政收入来源→改善调控能力→经济平稳运行
③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
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纾困→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22更新 | 73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高考复习对点训练:第11练图表题与传导题专练
20-21高三上·新疆昌吉·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2021-02-27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及2021年高考考向预测》专题十二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二上·浙江·期末
5 . 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强调要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到2025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达到50%以上。该政策实施旨在(     
A.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B.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功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C.调整城乡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
D.增加农村土地出让收益,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21-02-08更新 | 5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高考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版)专题04 收入与分配
2020·江苏·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该举措是基于(       
A.财政有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B.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财政赤字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D.财政赤字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020-07-11更新 | 3070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专项汇编》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部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协调,2019年上半年财政支出情况如下:教育支出18117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645亿元,同比增长6.7%;卫生健康支出10095亿元,同比增长8.3%。国务院施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除提高个税起征点处,还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带来的减税利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经济生活》,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关系。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原因。
2019-12-04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高中政治114
8 .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最高一档税率保持45%不变,这与部分群众先前期望的个税起征点调高至8000元以上,最高税率调低到35%以下有着明显的差异。个税改革,公众和政府的诉求有差异,政府这么做的依据是:
①最高档税率保持不变→稳定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②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纳税人减少→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不利于国家职能发挥
③最高档税率如果下调→高收入者税负降低→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
④适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税负降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14-15高三·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9 . 当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具有显著的前低后高特点,往往40%左右的预算资金要留到四季度支出,如无法正常支出,则在年末以节余、结转等方式留在国库、财政专户或者部门账户上,累计而成财政存量资金对于财政存量资金,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出现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过多的财政存量资金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重要表现
应当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9-20更新 | 78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年11月16日《每日一题》必修1——周末培优
17-18高二下·陕西西安·期末
10 .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但是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产业与农村农业的结合,需要更多财政资金倾斜与支持。这表明依靠科技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A.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B.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借助财政收入与支出来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平衡
D.加大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收入征收力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