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收入的渠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论语》里记载了一段鲁哀公与有若的对话:
哀公:今年荒年收成不大好,国库又不足,该怎么办呢?
有若:能否将老百姓的赋税从百分之二十降到百分之十呢?
哀公:收百分之二十的税国库里的钱都不够,如果减到百分之十,岂不是更加糟糕吗?
有若:如果百姓手中没有钱,国库里又怎么能有钱呢?如果百姓手中有了足够的钱,你又何必为国库里没有钱发愁呢?
下列图示中,与有若的观点相吻合的是(     
A.   B.   
C.   D.   
2023-06-10更新 | 4040次组卷 | 15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1(湖北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2017~2021年我国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材料二   在我国,国有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劳动者,掌握着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工具。目前,中央企业有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冶金、机械等行业。据统计,2020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有265家国有企业上榜,且榜单前十位均为国有企业。

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5%30.3%29.8%,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不断提高,更多用于公共事业。国有企业在扶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慈善捐赠方面持续作为。国有企业有基于历史和现实所形成的重要属性和特定功能,必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作用。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2022-05-10更新 | 610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3 .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已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60亿元,预计2022年全年总计上缴1100多亿元。人民银行上缴利润经财政支出后,将下沉基层、直达市场主体,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可见,人民银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②有效保障财政支出的强度
③稳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2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203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全国税收收入40812亿元,同比增长10.1%;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227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9.1%。下列对上述经济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稳健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提质增效
②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③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④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升教育质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31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是减负,对政府而言却意味着可能减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平衡年度预算收支、确保财政可持续的目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       
①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提高可用资金空间
②减少国内货币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收缴集体企业税后利润,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④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为重点支出腾出空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1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16.6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26万亿元,增长6.1%,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
③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④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4-29更新 | 41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通知,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所得“年终奖”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单独计算纳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这一变化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有(     
①挫伤劳动者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
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③完善我国税制结构,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同之前的纳税方式相比,部分收入较高群体会多纳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遗产税、房产税等。直接税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进行征收,并设置必要的扣除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2020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虽然直接税的征收实际操作相对困难,但我国将加快税制改革,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这一举措(     
①将强化税收调节,健全分配调节机制
②有利于打击偷漏税行为,加强税收征管
③旨在调整分配政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有利于完善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1更新 | 60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政治仿真模拟试卷C
9 .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最高一档税率保持45%不变,这与部分群众先前期望的个税起征点调高至8000元以上,最高税率调低到35%以下有着明显的差异。个税改革,公众和政府的诉求有差异,政府这么做的依据是:
①最高档税率保持不变→稳定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②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纳税人减少→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不利于国家职能发挥
③最高档税率如果下调→高收入者税负降低→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
④适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税负降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10 . 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强调要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到2025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达到50%以上。该政策实施旨在(     
A.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B.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功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C.调整城乡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
D.增加农村土地出让收益,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