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收入的渠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中小企业破产、居民失业、订单减少、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等问题突出。同时,抗疫、救助企业和贫困家庭、发放消费券等大量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缺口较大。3月27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发行特别国债”。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资金全部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的预算报告强调,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并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地方解决基层特殊困难。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批准2020年中央预算。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综合考量。
2020-12-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中小微企业货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货款应延尽延,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保市场主体,并从国家层面为市场主体能够正常生存和更大发展提两条可行的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的目标。7月15日,李克强总理又在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说明要切实兑现全年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的承诺。2019年以来,一项项为企业招接连出台、持续发力:1月起新个税法实施、小微企业迎普惠性减税,4月增加增值税税率,5月起降低社保费率,7月起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影响直接而深刻。


有人据此认为,减税降费力度越大越好。请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0-03-1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以来,在外需疲软、内需不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迅速出台5个方面的减税降费具体政策措施,包括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政策,并积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明显,减税降费效应持续凸显。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同比下降0. 4%,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3.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扩容提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支出进度比序时进度快0.9个百分点。


(1)结合材料,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有人认为,大规模减税降费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709亿元!新增减税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增值税改革减税4369亿元,二是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减税l164亿元,三是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减税3077亿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这与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贡献密不可分。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减税降费就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8年12月19日一21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针对减税措施,有人认为现在减税力度还不够,积极作用有限;也有人认为未来大规模减税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你认为应如何把握减税的平衡点?结合材料,运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知识加以分析。
2019-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材料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见下图)





材料二: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形势的同时,

确定了2017年经济工作基调——稳中求进。2016年,我国经济稳中趋缓、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这些都与科学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会议指出,2017年要继续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适度扩大支出规模,
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的支出,支持实体经济升级, 同时严防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
(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拉弗曲线”理论所描述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财政政策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稳中求进的。
2017-10-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