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支出的种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从2024年开始,我国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在特定时期阶段性发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国债,由中央政府发行),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等领域建设,部分资金将由地方使用。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意在(     
①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②扩大中央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弥补中央和地方经济建设支出不足
③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以及消费扩大
④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3年1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财政收支“成绩单”。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从主要支出科目看,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这一安排(     
①表明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②旨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③体现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平衡运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19~2020年,财政部共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396.28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同时,按照预算法等有关要求,将上述资金及时下达相关地方,并明确要求各地用于贫困县的资金增幅不低于该项资金平均增幅。材料表明(     
①国家财政支出资金的精准性不断提高
②财政有利于扩大社会总供给,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国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合理的财政支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2-12-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财政部2022年7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116亿元,同比增长21.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676亿元,同比增长4.5%。全国税收收入100461亿元,同比增长22.5%;非税收入1665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教育支出18433亿元,同比增长10.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86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504亿元,同比增长8.2%。

材料二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为此,我国实施组合式税费政策,大规模退税,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支持,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着力解决基础零部件等“卡脖子”问题;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完善教育、养老、医疗、育幼、住房等支持政策体系,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8月12日,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向河北、山西等8省份拨付抗旱救灾资金2亿元,对受灾地区水利抗旱调水、兴建救灾所需抗旱水源等给予补助。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传导正确的是(     
A.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完善水利设施→保障生产生活用水→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B.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生产生活用水→释放消费潜力→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C.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完善灌溉设施→保障农业生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水利灌溉设施→保障民生需求→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6 . 2022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拟按2.8%左右安排,比2021年有所下调,但财政支出规模将比2021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财政支出安排中,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18%,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以更好落实惠企利民政策。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积极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政收支缺口缩小
③财政支出结构重新调整,政策支持下沉基层
④开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防范债务风险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2更新 | 11715次组卷 | 6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期中)政治试题
7 . 稳住宏观经济需要政府债券持续发力。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政府专项债要加大惠民生补短板等投资,支持新基建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此举意在(     
①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②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就业保障民生
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供求平衡
④实现国家职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09更新 | 1042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太控探测工程是一个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耗资巨大,我国政府承担了“嫦娥一号”研发的全部资金,共投资14亿元人民币。二期、三期探月工程和未来的登月工程研发资金也将由政府承担。这说明(     
A.财政具有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
B.宏观调控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主要手段
C.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支持高科技发展已成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
2022-04-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阳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考政治试题
9 . 2021年9月15日,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我国出台农业绿色发展规划(     
①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②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③旨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保障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④有利于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拓展农业绿色发展空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这说明(       
①国家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②政府财政支出形成社会总供给,稳定经济发展
③政府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高财政投资回报率
④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扩大内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