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扩张性财政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绍兴市下发5亿的“普惠民生”消费券,旨在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
2022-06-16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上虞区2022届高三5月选考政治适应性测试
2 . 2021年11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加强跨周期调节,在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统筹做好今明两年专项债管理政策衔接,更好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资金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以利扩内需、促消费。可见,发行地方债旨在(     
A.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平衡财政收支B.刺激社会总需求,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C.扩大财政自主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降低社会投资风险,提高国债收益率
3 . 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某县深入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配备环卫基础设施,招标引进专业环卫公司负责全县范围的污染水体治理。该县招标引进专业环卫公司的目的是(     
①发挥社会资本作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②节约公共服务支出,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④改善公共产品结构,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2更新 | 8223次组卷 | 4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4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用“稳”“减”“活”“新”“扩”“保”六字加以概括。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减”指的是减负纾困,减税降费。报告指出,预计2022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下列关于“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看似“减”,实则放水养鱼、涵养水源
②“减”违背了税收固定性的特征
③“减””能稳岗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④“减”必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下列关于“稳”“减”“活”“新”“扩”“保”的依据、叙述正确的是(     
①“保”:保障群众住房需求,精准实施房地产政策——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②“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拉动经济增长——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③“稳”:面对下行压力,2022年适当调低增速目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活”:落实外资企业的待遇,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6-03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5 . 从2013年我国实施增值税改革以来,截止2021年底已累计减税8.7万亿元,与此同时,与10年前相比,全国市场主体净增了约1亿户,全国财政收入从约11万亿元,到突破20万亿元,增加了近一倍。下列正确体现上述减税政策影响机制的是(     
①扩大政府财政支出
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③增加民营企业数量
④刺激企业投资需求
⑤夯实政府税收基础
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A.①-③-⑤-⑥B.①-④-③-⑤C.②-④-⑥-⑤D.②-③-⑤-⑥
2022-05-3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6 . 日前,我国有1.5亿的市场主体,他们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顶梁柱。稳就业,关键是稳市场主体。下列传导路径能发挥稳就业作用的是(     
①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稳定市场主体促进就业
②发挥政府在就业中的决定作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就业容量大的行业
③引导大型平台降低服务收费→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助力大众创业发展
④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通过财政支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大稳岗扩岗力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3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7 . 2022年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宣布下调商业性房贷利率,首套房贷利率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二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此次房贷款利率调整(     
①反映了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意图
②发挥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降低刚性需求群体的购房成本
④发挥了市场的决定作用,加大投资投机性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31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政治试题(四)

8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结构性不平衡、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等中长期问题依然存在;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改变。在压力面前,要保持政策“留有调节余地”的定力,在经济恢复期懂得留足“休养生息”的空间,正是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下的政策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智慧主要有(     
①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
②坚持运用量变质变观点,防止“过犹不及”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④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克服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要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下列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实体经济能起到“休养生息”“放水养鱼”作用的财政举措是(     
①实施更大规模减费降税
②扩大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③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④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十)
2022·河北·模拟预测
9 . 至今,我国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零星散发状态,影响着我国经济。下列关于疫情的影响或应对疫情的措施传导正确的是(     
①社会总需求收缩→企业经营收入减少→企业生产动力弱,裁减岗位
②企业经营困难→信用风险下降→企业融资受限,流动性趋于紧张
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货币政策瞄准风险防范化解目标→政府推进减税降费政策
④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资金充裕→企业稳定复工复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5更新 | 3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四)
10 . 下图显示了我国2016—2020年中央财政用于地方的扶贫资金数额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据此可以推断(     
①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②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③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需要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的保障机制
④脱贫攻坚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财政投入的多少和精准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3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