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紧缩性财政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在(     
A.减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防控债务风险
B.下大力度降低利率和国家准备金率,刺激社会总供给
C.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D.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2021-05-04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跌到前所未有的-6.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现状的财政政策传导路径有(       
①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上调增值税税率→企业税负减轻→生产规模扩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③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贷款成本→投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④增加民生方面的支出→稳定社会预期→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29更新 | 110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有
①减少企业税负②减少财政支出③增加社会供给④适度增发国债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0-03-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2019-01-30更新 | 1252次组卷 | 42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静海区三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9年,我国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降税减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举措的有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增长
③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9-01-07更新 | 1680次组卷 | 68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三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6 . 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的是
①对新兴产业进行结构性减税
②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负担
③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
④缩减国债发行规模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11-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油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78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国家财政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描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增长滞缓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一一发行国债,刺激社会总需求
②经济增长滞缓时——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③经济发展过热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扩需求
④经济发展过热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减支增税,稳定物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2015年,我国财政工作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下列属于合理财政措施的有
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经济发展
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62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一中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2013-07-22更新 | 2163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5届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