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中国继续打开国门搞建设,一些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2022上半年,比亚迪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在该领域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得益于中国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入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头部企业,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倒逼机制。但特斯拉凭借自身更高的品牌认可度、独特的营销方式以及领先电控和智能辅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仍有非常高的销量,仅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377.31亿元人民币,为比亚迪的十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回答,新时代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给我国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有何启示?
2 . 下表为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统计表。由表及注释可推断出我国(       )
指标金额(亿元)比去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0.2
货物出口额2377260.6
货物进口额179842-0.3
注: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19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
①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降低进口的对外依存度
②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外贸发展仍有较大潜力和空间
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通畅,仍需稳步推进
④出口商品的结构持续优化,致使贸易顺差不断拉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4-03更新 | 36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政治试题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三十多年来,持续深化务实经贸合作。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提前实现700亿美元贸易目标,贸易额达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能源产品、矿产品同比增长均超过50%,对中亚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42%。

我国海关部门面向中亚国家开通8条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积极推动中亚国家优质农食产品输华;进一步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实现双方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说明深化经贸合作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4 . 2023年是全国首个自贸区——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十周年。10年来,上海自贸区率先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形成了一大批首创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
A.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
B.证明了开放必然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C.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D.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高峰论坛,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458项,数量远超上一届。中国成功举行高峰论坛(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
②说明了我国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③推动了以相互依存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④体现了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表是2013年到2022年间,中国在共建国家专利及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件)。

数据来源于《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周年专利统计报告(2013—2022年)》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       
①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自由流动,标志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②提升绿色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形成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
③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助力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
④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4高三上·福建·期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会是新时代中国不断推动高水平并放的生动缩影。2022年,新能源汽车大会、服贸会、进博会、海博会等各种展会成为外国企业深挖中国广阔市场潜力的绝佳时机,成为共享发展机遇、互利共赢的重要舞台。2022年海博会期间,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家展商、7000多个展品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参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深圳达成合作意向,共签约7项合作框架协议等。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展出了各自的优质产品,让消费者目不瑕接。进博会也为各参展商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平台,展中贸易投资对接会累计达成合作意向293项,意向签约总金额超59亿美元,多家外企表示将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据此有观点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大力举办各种博览会,使展会成为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11-18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今年是中国首倡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     
①使得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②需要加强科技、生态、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
③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经济的重要举措
④意味着我国新发展格局要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1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文综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月10日,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限制美国主体投资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美媒称,这项行政令大约一年后生效,拜登政府将在这段时间内接收公众反馈并进行调整。事实上,行政令出台本身就是个负面信号,是打着“去风险”幌子搞“脱钩断链”,给世界带来不安。

如果美方这项行政令实施,势必会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对美国自己也是百害而无一利。以芯片产业为例,据业界统计,一些先进芯片的生产包括1000多个工序,需要超过70次跨境合作来完成。美方违背市场规律,人为地推动“脱钩断链”,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更何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美企要是离开了,利益必然受损。

经济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政治大棒硬拦是拦不住的。这一点已被事实一再证明。《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2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下降12%的背景下,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加5%,达到创纪录的1891亿美元。这一“逆势上扬”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也预示了美方以政治干预经济做法的必然结局。


有人认为,美方强推“脱钩断链”,阻挡不了中国发展,最终会被自己发出的“回旋镖”扎伤。请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9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目前已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每个展区的参展企业数量及参展面积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展位排布也更加合理、专业。举办进口博览会有利于(     
A.实行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B.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对外发展战略
C.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培育出口竞争优势
D.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添发展新动力
10 .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②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巩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④提高外商的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