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植根沃土,茁壮成长。

截至 2023年 9 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 480.5 万件和 4512.2万件,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连续7年每年举办“中国品牌日”活动,开展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推动央企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独特制度优势、需求优势和供给优势……发展合力不断汇聚,助力品牌茁壮成长。


(1)某班同学结合上述情境材料,围绕如何助力民营企业品牌成长这一问题,运用检核表法进行思维发散。请参照示例完成检核表的内容。
思考方向思考内容
借用示例: 借鉴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开展民用企
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扩大
缩小
代替
颠倒

◆国货自强、品牌出海

伊利通过遍布全球的 15 个创新中心,持续推出适应不同人群、满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乳品,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交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城、中国装备等名片;青岛啤酒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达股份将营销体系拓展至东南亚、东欧、南美等多个区域,将风电技术与标准输出到印度;菜鸟联合速卖通推动“全球5日达”产品服务落地欧洲多国……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越来越多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中国标准在全球市场登台亮相、赢得喝彩。


(2)有人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规模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不必追求品牌出海。请结合材料,运用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24-02-2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4月广东省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和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情况表

材料二   2022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12.9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进出

口总额8.3万亿元、占全国1/5,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00万户,其中企业超700万户、占全国1/7。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广东完全有条件、有基础,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材料三   2023年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习近平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中法作为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推动者,有能力、有责任超越分歧和束缚,坚持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方向,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广东省应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地。
(3)结合材料三,运用“多极化趋势”的知识,指出中法两国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驱动因素。
3 . 外贸是观察一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的衬衫、毛衣、袜子,到前些年流行的服装、家电、家具“旧三样”,再到如今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外贸出口主打产品出现“新旧之变”。外贸“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如图,我国外贸的变化说明(       

我国“旧三样”与“新三样”出口额变化比较图



①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立、完整、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②我国处于由“产品出口”向“产业链出海”的产业升级新阶段
③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彰显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④我国在不断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近年来,中国企业承建的他国大型工程与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甚至这些“中国制造”出现在他国国家货币上(如下图)。这种现象说明我国(        

①推动企业走出去,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②推进资本市场一体化,增加外汇储备
③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     
④提高对外投资的水平,建设贸易强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振兴制造业。

材料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2012—2022年,我国制造业领域中的机电产品进出口发展迅速,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我国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积极稳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找准“卡脖子”“掉链子”的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全产业链的发展。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6 . 2021年,我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外资基本盘,成效好于预期(如下图),中国市场已经应为全球外资的“引力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投资增长较快。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9%(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高于全国引资增速。


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成为全球外资的“引力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
2022-04-16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