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供应链示意图,在当前我国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经济压力的形势下,下列所给措施中有助于保持我国供应链稳定的有(  )

   

①优化收入分配,提高资本和信息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加快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④立足国际经济复苏,推动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31更新 | 347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1年10月,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州线上线下融合举办,这是全球率先恢复的最大规模线下展会。本届广交会为中外企业搭建了一个突破时空限制、“卖全球买全球”的新平台,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共享中国制造和中国市场的新机遇。第130届广交会的举办(    )
①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发展
②有利于拓展对外贸易,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③彰显了我国扩大开放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心
④意味着我国由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领导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经国务院批准,自2021年1月1日起对883项商品(不含关税配额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自2021年7月1日起,取消9项信息技术产品进口暂定税率,包括降低国内急需的高新技术设备及零部件、国内紧缺资源品以及部分优质原料等商品的进口关税。此举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的传导路径为(     
A.降低进口商品成本→扩大社会总需求→丰富国内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B.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倒逼国内企业转型→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C.扩大引进外资→促进投资自由化→实现国内国际市场联动→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D.增加信息技术进口→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提高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高起点上创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12月11日,中国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入世以来,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大国。

2017-202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进口总额增速(%)出口总额增速(%)进出口差额增速(%)
20171258.612.8755.33.5503.330.4
201813718.9797.15.5573.914
20191509.710791-1.7718.726.5
2020170814760.3-3.2947.732.9
20212198.228.6843.510.91354.742.9

注:入世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常年高于进口,贸易基本保持顺差。

材料二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2年7月8日,我国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上就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阐明立场并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支持联合国中心协调作用,加强而非削弱联合国作用,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和投入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生产、收储和减损能力,支持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及各国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减少高新科技交流限制;主要粮食生产和净出口国释放自身出口潜力,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控制粮食能源化利用,纾解市场供给紧张局面;减少粮食损耗,中方已举办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愿共同落实会议共识。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中方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的理由。
2023-01-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这几年在外贸发展方面,从持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到鼓励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从举办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到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一系列主动敞开怀抱的行动,彰显了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逐渐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②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③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发展
④我国积极迎接挑战,不断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连着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我国种业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种源“卡脖子”的问题,比如:大宗农产品粮食作物的育种关键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企业对科技创新技入积极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一些农作物品种,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良种对外依存度较高,主要依靠进口等短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2022-12-16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东风高中、天门中学、仙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考试政治试题
7 . “温暖驼”是一种独具秘鲁特色的手工艺品,通过进博会成名后,“温暖驼”开始组织秘鲁当地家庭进行专业化生产,大大提升了当地手工制品的品质。如今,“温暖驼”在我国国内30多家商场有合作销售店铺,年销售额是2018年的20倍。连续第五年在进博会参展的“温暖驼”展台扩大到36平方米,展出卧姿羊驼玩偶、手绣抱枕等新产品。这说明(       
①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联通着中国和世界,实现了互利共赢
②进博会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④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惠及世界,让进博会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将开拓进取的视野投向国际,将奋勇前行的脚步迈向海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更是密切。

为深化合作,台州市出台全面对接RCEP的一系列政策,重点围绕RCEP各国关税减让、贸易开放等规则,引导支持企业抓住RCEP生效的有利契机;扩大进出口范围,涵盖美容护肤、家用电器、母婴用品、时尚家居;东南亚一直是台州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区,已有不少台州商人分别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地投资设厂,涉及鞋帽、纺织服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建筑业等多个贸易领域,加速台州市鞋企、机电、户外休闲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拥有高人口红利的RCEP成员国转移;在拥抱RCEP带来的机遇的同时,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应对全新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分析台州市是如何搭乘RCEP之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从昔日脱贫攻坚主战场,到今朝奋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数字经济”成为了贵州赶超发展“黄金十年”的内在动能。从华为云全球总部落户、华为公司全球培训中心开业、到苹果云服务基地建成投运…贵阳贵安成为全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聚集起一大批大数据企业及产业人才,乘“云”而上、借“数”转型加快,大数据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效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满足了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变革需求:着力构造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对存储设备、电力设备等配套设备的需求带动了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还吸引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集聚,同时培育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本土企业。针对数据确权难、定价难,市场交易主体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等共性问题,贵州省不断抓顶层、建制度、定规则、育生态,充分激发“数据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贵州是如何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赶超发展“黄金十年内在动能的。

材料二   贵州是“一带一路”在西部重要的陆海连接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运用数字商贸平台,开拓国际市扬,助推“黔货出山”;利用“数字”优势建设国际数字服务贸易港、国际服务贸易数据港等,推动外贸数字化转型;重点引导外漫投向数字、健康、节能环保、旅游等七大产业,鼓励企业利用外资时更注重技术、人才、管理的配套引进。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谈谈贵州是如何培育开放性经济发展新优势的?
10 .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为三年,“本币互换”的意思就是协议双方同意以预定汇率交换一定数量的货币,是指中国在与已签订协议的国家进行贸易结算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或对方国家货币,不必再利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该协议的签署能够(     
①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②提高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从而降低对外投资成本
③降低中欧双方贸易的风险,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业的话语权
④避免国际经济贸易受美元的影响,增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