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2+4”工作举措(2即总体分工和职责分工两个方案,4即按照项目类、任务类、措施类,分成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已有支持政策、需进一步细化争取的政策和项目四张清单),以推动重大政策、项目、事项落地落细落实。全区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凝心聚力,加快把广西打造成为融通四海、畅联天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使其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   “两国双园”模式是我国深化国际合作,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模式。

在中越“两国双园”合作模式下,中越双方政府和企业共享就业、税收、市场。广西凭祥打造首个中越“两国双园”项目,吸引企业“落户广西+转移越南”跨境布局生产。凭祥市税务局建立“2个清单”、深化“3个拓展”联合服务机制,压缩税收办理时间。目前,该园区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作为凭祥市中越“两国双园”项目中首个引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中方园区生产主要的核心部件,通过陆路口岸2小时绿色通关直达越方园区的总装工厂进行总装,生产的产品受到海外市场广泛欢迎;公司年产值约3亿元人民币,成功实现了“出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广西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的原因。
(2)中越“两国双园”不仅是中越两国双赢,更是多方共赢。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4-04-19更新 | 21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变式训练之经济全球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

材料一   我国经过多年努力,科技水平大幅提升,正在从“跟跑”转向“并跑”和“领跑”,但我们仍应清醒认识到科技发展中的问题与短板,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突破口,同时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科学部署,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推出“小院高墙”战略,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更严密更大力度的科技封锁措施、实施单边制裁等,以确保其在关键战略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地位。

当前全球金融治理方式存在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现象。以西方某国为首“榨取性”的国际金融体系、强制执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使许多“全球南方”的贫穷国家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或即将面临债务困扰,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无休止的负债循环中,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债务殖民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思考面对以上挑战我国应该怎么办?
2024-02-18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扎扎实实的成就。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先后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中老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具备了全作业能力,成为区域物流枢纽和临港产业基地;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多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合作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领域。


(1)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美好祝愿让与会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伟大成就提振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征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践行,其背后秉承的是“丝路精神”,它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使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丝路精神”既有历史传承性,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丝路精神秉承了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一以贯之的理念,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全新国际合作价值理念。新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丝路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弘扬丝路精神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材料三   2016年至今,“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已经举办了七届。“和”、“融”、“新”、“共”、“互”、“通”、“信”分别成为2016、2017、2018、2019、2021、2022和2023年“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一个汉字就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当它和主题、核心、关键词、空间和场景呼应起来时,就会有说不完的故事。


(3)请从年度汉字中,选择一个汉字作为主题,运用所学学科知识,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写一篇短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4-02-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数字服务贸易是指通过网络跨境传输交付的产品和服务贸易,高度依赖数据跨境流动,广泛渗透到国际经贸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的新型贸易形态。

材料一   下图是2022年中国数字服务贸易、2017-2022年中国芯片进口的部分数据。

2022年中国数字服务进出口

总额
(亿美元)
增幅%出口总额
(亿美元)
增幅
%
国际占
有率%
净出口
(亿美元)
增幅
%
进口总额
(亿美元)
增幅%
3710.83.202089.17.205.10467.555.801621.6-1.60

注:①2022年,中国进口的芯片金额为4156亿元,占全球芯片产量的72%。②出口方面,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3.3%,在细分数字服务贸易中增速领先。进口方面,保险服务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0.2%。③美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6561亿美元,占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的16.1%。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数字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是否拥有竞争优势,主要看一个国家是否掌握了创新性核心技术。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设计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自1993年克林顿政府发布“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案,以支持发展信息产业、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确保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先地位。当前,数字经济存在发展水平差异大、规则兼容性不足、秩序不合理等现象,全球范围内数字贸易发展不平衡、能力不平衡、机会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数字、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全球数字服务贸易集中于欧美发达经济体,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获取和发展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则面临两大挑战,除了受发展水平所限“愿连而不可得”外,还面临国家安全泛化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导致“可连而不愿连”,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

(2)《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4-02-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需求不足矛盾凸显,市场主体预期转弱,但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4年GDP增长预期上调。为进一步提振经济发展信心,2023年8月,国务院聚焦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等6个方面,推出24条稳外资政策措施。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万家,同比增长32.4%。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向各国工商界朋友发出邀请: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运用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知识,分析中国的底气与信心。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开放·发展·安全的中国”为主题,向各国朋友发出一份投资中国的邀请函。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2-1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

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支持在充分尊重各国政策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成立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机构;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援助,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差距等。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拉开了中国与亚欧各国交往的序幕。如今,中欧班列嘹亮的汽笛见证着丝绸之路新的传奇。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沿线口岸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波兰的罗兹等城市,借助中欧班列实现了向新兴物流枢纽城市的转变。100多家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中国公司在德国杜伊斯堡落户,“钢铁驼队”让“中国制造”在欧洲越来越受欢迎,也让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哈萨克斯坦的面粉等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运销中国,使当地民众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经贸合作新平台,已成为友好合作的使者、互利共赢的桥梁,为世界经济助力,为沿线人民造福。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知识,分析中欧班列如何“为世界经济助力,为沿线人民造福。”
2024-01-29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两国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到2022年近7600亿美元,双向投资从近乎为零到2600多亿美元,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已多达284对。中美还在诸多国际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开展了有益的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格局加速震荡,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错叠加。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早已超出双边、影响全球。45年来的历史已经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开放合作,中国的不断成长也反过来为美国等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中美双方从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谁吃亏、谁占谁便宜的问题。两国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

材料二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就经贸科技问题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指出美方在经贸科技领域对华遏制打压不是在“去风险”,而是在制造风险。这些错误做法以及由此造成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最大的风险。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两国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
(2)为了中国企业能够更好的参与中美经贸科技合作,请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为企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每条25字以内。
2024-01-27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十年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

当天堑变成通途,“陆锁国”变成“陆联固”,发展的洼地变成繁荣的高地,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越来越多国家在合作中分享发展的红利,感受到互利共赢的蓬勃力量,为亚太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其赢、传递的是希望。在不少国家和人民心中,“一带一路”就是一条通往幸福和繁荣的阳光大道。

(1)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是一条通往幸福和繁荣的阳光大道的原因。
(2)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以“‘一带一路’十周年,共建共赢谋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1-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23年,深圳两大行业头部民企频频霸屏,实力“遥遥领先”。下图是相关新闻报道资料。

华为

比亚迪

在美国对核心技术封锁四年后,2023年华为以Mate 60pro 5G手机闪耀回归全球市场。在5G通信基站、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路由器、数据库、产业大模型、自动驾驶技术等一系列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2022年,比亚迪以187万辆的年销售量击败特斯拉和丰田,登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2023年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又是世界第一。2023年8月,比亚迪捐款2000万元驰援京津冀暴雨灾区。
下列对推动两大民企“遥遥领先”业绩的举措与传导路径分析合理的是(       
①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配行业关键领域→增强国际竞争力
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竞争力
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供需完美对接→促进产品价值实现
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社会慈善事业→主动作为回报社会→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4月11—15日,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65个国家和地区的3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1000余件新品首发首秀,超5万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进场观众超32万人次。由此可知,我国举办第三届消博会的意义在于(     
①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
②强化外贸竞争机制,培育经济竞争新优势
③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赋能
④优化消费供给,激发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7更新 | 893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