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中国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从中国出发,向北向西可直达西欧,向南可连通东南亚。我国政府提出的以高铁为重要纽带的“一带一路”倡议(       )
①有利于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有利于规范国际贸易秩序,消除贸易摩擦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确立了我国的主导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根据下列供应链示意图,在当前我国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经济压力的形势下,下列所给措施中有助于保持我国供应链稳定的有(  )

   

①优化收入分配,提高资本和信息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加快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④立足国际经济复苏,推动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31更新 | 347次组卷 | 38卷引用:政治(山东A卷)
3 .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落下帷幕.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4家。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展示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亦超上届水平。这说明我国(       
①扭转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艰难局面       
②以超大规模市场开启世界新经济机遇
③鼓励中国企业和产品更多地“走出去”       
④以开放之姿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出口版图不断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增长是产业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近 10年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也不断加码。中国车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产品外观、质量还是研发、生产能力,都能满足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在打破“低端廉价”的老印象,向海外乘用车中高端市场发力。 (与传统燃油车出口路径不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为发达国家)。多家中国车企加大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投入力度,具备了领先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车企的优势也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换,还要不断提高硬实力,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还需要适应出口地市场,了解当地文化和当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版图不断扩大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未来感十足的的工业元宇宙场景、让“小白”秒变熟练技工的神奇安装钳、一键式精准清除病灶的“超弧刀”……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每隔15分钟,就会有一件或者多件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的新品惊艳亮相。相较于上一届,新品发布会举行次数增加近50%,发布产品数量增加近40%。越来越多的“首发首秀首展”瞄准进博会(     
①激发了企业创新灵感,为各国共享创新机遇搭建了平台
②带来了全新消费体验,奠定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基础
③借助了进博会品牌力,为深耕中国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转变了外贸发展方式,实现了对外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2022年以来,伴随多国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对能源的需求回温,又因能源国际供应体系受损,全球能源价格暴涨,这对于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G20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再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呼吁世界各国推进能源转型,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区域能源互联互通。为此,中国应多方面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冲击,包括促进能源国际贸易,加强能源储备工作,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持本国化石能源供给,加强国际政策合作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1-13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1年7月15日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新格局孕育新机遇》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呈现出高端化、服务化发展态势。2015—201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65.8亿美元增长到390.6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5.9%,高于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从13. 1%增长到28.3%。可见,跨国公司(     
①在促进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积极作用
②是助力中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③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④成为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唯一推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01-12更新 | 22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扬帆启航。这是我国签署的首个具有政府采购承诺责任义务的区域性贸易协定。协定生效后,我国超三分之一的对外货物贸易将实现零关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对我国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①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②扩大我国对外出口,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④增加进口产品数量,对我国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将会带来一定冲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以来,仅通过“进博新品汇”平台集中发布的新品就达94款,既有衣食住行消费品、药品与医疗器械,更有大型技术装备等高精尖重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参展商汇聚创新成果,共享中国市场
②这将为中国的“追赶者”们带来启发和灵感
③实现了有中国基因的“全球首创”遍地开花
④用“首秀”激发“首创”,以便更好地走出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破除能源跨省跨区交易壁垒,打通能源内部流通通道,是增强我国能源供应能力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多国防控政策放开,对能源的需求回温,加之俄乌冲突和北约对俄制裁导致能源国际供应体系受损,全球能源价格暴涨,这对于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此,中国应多方面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冲击,包括促进能源贸易,加强能源储备工作,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持本国化石能源供给,加强国际政策合作等。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我国化解能源危机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