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实现2023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找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持续畅通经济循环;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产业政策注重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优化重大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区域布局,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新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请你给首都发展提两条建议。
2023-09-14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单元?经济全球化03 单元测
2 . 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各西部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世界各地。数据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辐射中国18个省区市61个城市120个站点、通达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393个港口。2023年1至4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5.1万标箱,同比增长37%。货值78.84亿元,同比增长24%。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可以(     
①繁荣我国市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②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同步发展
③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缩小贸易顺差
④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际大循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其他新兴经济体利用自身劳动力廉价、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并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为此,我国应该(     
①将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拓展开放空间
②主动与相关国家脱钩,增强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
③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④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开拓新的市场和产业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细数历届进博会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及其参展回头率(见下图)。在第五个年头,进博会能够吸引90%的高回头率得益于我国(     

①不断降低进出口贸易关税壁垒,吸引更多跨国公司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
②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
③推进创新发展,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④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通国内国际循环“堵点”,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前提。

◆国内循环存堵点

案例一   90后消费者,果粒平时喜欢海淘,经常会购买一些国外的时尚服装、化妆品、运动装备和智能产品等,如果她觉得淘到的东西好用,还会推荐给自己的闺密、同事。果粒说,自己并不是热衷于购买国外的商品,而是国内有些喜欢的东西在国内买不到。

案例二   家住山东农村的刘涛是当地一家民营企业的员工,工作十多年了,现在每月工资只有几千块钱,平时生活很节俭。刘涛说:我儿子已经上学了,女儿也很快要上幼儿园,都要花钱,还要赡养父母,我的收入只有那么多,不精打细算怎么行呢?

案例三   近年以来,直播带货火爆异常,场景不断丰富。仅2021年双11好物节当天,累计看播人数达395亿,直播定金交易额最高超过188亿元。但直播带货消费维权也在增长,维权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

◆国际循环存堵点

堵点一   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先进技术及其产品的意愿降低,关键技术仍然存在卡脖子的问题;

堵点二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各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交往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

堵点三   很多比中国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的制造和出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打通国际循环的“堵点”?
2023-07-3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单元测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5日至10日,以“共天地,同风雨,聚进博,享机遇”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本届进博会是在特殊时期举办的。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各国订单急速减少。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这场2020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线下国际性综合展会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40万专业参展商参展,注册单位112万家。此届进博会共设置技术装备、消费品、汽车、食品及农产品、服务贸易、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六大展区,众多企业携带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消费品展区汇集各种“酷”科技与“最”潮流,成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吸睛”的展区: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体育赛事现场;科技感满满的多功能智能美容仪在进博会进行“全球首发”;数件长宽超过2米的巨型羽绒服吸引众人目光,与其庞大体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轻拽起羽绒服衣袖感受到的“轻盈”体验。进博会也为中国企业采购节省了大量时间,使企业采购模式发生了变化,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中外合作新商机。

第三届进博会既让世界分享中国庞大市场机遇,也为各国相互合作搭建公共平台,通过搭建“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的全球共享平台,促进各国经贸交流合作,互利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第三届进博会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
2023-07-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检测卷(B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 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此次签署RCEP的共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总人口达22.7亿成员,GDP之和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RCEP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建设,将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利用RCEP的契机发展自身?
2023-07-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检测卷(B卷)
8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按照规定,区域内90%以上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贸易成本和商品价格将大幅降低。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达1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减少贸易摩擦,RCEP可能成为解决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途径
②RCEP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推动多边贸易,促进跨国投资,有利于亚太区域贸易一体化
④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可以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2023年新春伊始,天津港码头机器轰鸣,国际班列接踵而至;“最北自贸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的企业生产正忙,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兔年开市首日,客流量超22万人次,210多万种商品上新……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有坚定决心、鲜明态度,更有务实行动、扎实举措。由此可见(     
A.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中国打开国门,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C.中国在独立自主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坚持自主
D.中国坚持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下面是某在同学在研究胜学习活动中搜集的资料。

2021年5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闭幕,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参展。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搭建“追全球”“卖全球”的平台,让引进国外优质消费品、弥补国内高端供给成为可能。让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成为可能。

2021年9月2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来自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家企业参展参会,充分展示服务贸易领域新发展新突破,共同享受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新技术新成果。

2021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要的决心不会变。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围绕“三个不会变”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4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