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8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围绕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扩中”“提低”等重大改革任务,并结合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找准立法切口,让每一部法规都装满民意。这一做法(       
A.拓宽了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B.回应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利益诉求
C.规范了公民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D.完善了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
2023-01-11更新 | 6372次组卷 | 36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新高考七省专用)
2 . 从2021年12月20日到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欢迎网民就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企纾困、科技创新等问题建言献策。开展此项活动有利于(     
①拓宽公民行使决策权的渠道,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②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④汇集民意、集中民智,推动公共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21更新 | 4185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某中学7名高一学生,上学时感受到交通拥堵,同时发现专门设置的公交车道利用率并不高。他们用3个月的时间详细调查了本市公交专用道的整体使用情况,撰写出上万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合理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建议,该报告得到有关专家认可和支持,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事例表明(       
①关注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中学生的责任
②开展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③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是中学生的权利
④反映公共管理问题时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08更新 | 7660次组卷 | 55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十)
4 . 重庆九龙坡区的杨永根,30余年牵头调解矛盾纠纷近2500件次,群众亲切地称呼他“老杨”。在老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居民、社工、社会组织等志愿参与社区建设。“老杨”变成“一群杨”,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解决,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多元力量及志愿参与社区建设(     
①体现了公民奉献意识和互助意识的不断增强
②彰显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③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
④有助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09更新 | 5813次组卷 | 50卷引用: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00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社区打算实施垃圾分类,但在垃圾箱选址等问题上各方意见不一。在社区党支部牵头下,社区多次召开物业及居民共同参与的意见征集会,进行协商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这一过程(     
①坚持基层党组织引领,积极协调各方利益
②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③引导居民有序参与,以“群智”促“群治”
④推进多元主体共治,形成社区治理新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一条关于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处罚措施立法修改建议,由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在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二审稿修订草案意见征询会上提出,并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采纳。这一事例表明(   
①在我国,政治生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②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
③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扩大公民政治权利是立法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作为新时代楷模的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新时代奋斗者的杰出代表,他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普通的日常生活里,默默无闻地引领着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谱写了伟大的时代赞歌。从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我国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把爱国主义融入实际行动
②公民履职能力提高,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
③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公民权利有切实的保障
④人民民主激发了人民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10更新 | 416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高考模拟政治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以下是几则我国发展全过程民主的镜头:

镜头一   2021年11月16日这是上海市民政治生活中的“大日子”,1270多万选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新一届区和乡镇两级人大代表。

镜头二   “家里的房产证下来了吗?好办吗?”河北省人大代表檀会芳最关心老百姓办证难问题,每到一个检查点都会随机选择业主了解这一问题。听到房产证及时办下来,她跟业主一样高兴得眉开眼笑;了解到办证还存在问题时,她紧锁眉头,追问问题出在了哪里。

镜头三   2020年8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专门走进基层征求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修改意见。初中生李骏豪提出:“每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保证金处罚会使困难家庭雪上加霜。建议修改为‘对发生此类情况的监护人应当以教育为主’。”这条建议,最终促成了相关条款的修改。

镜头四   根据最高法2003年12月出台的司法解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标准不一。2018年6月,安徽农民方诗敏认为,这与宪法法律的平等精神相违背。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提出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1)结合以上四则镜头,谈谈你对“我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2)青年学生在发展全过程民主中应该如何担当作为。
9 . 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多国人士聚焦中国民主实践,认为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极高的参与度,中国的民主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走出一条成功道路。这是因为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
②通过实行差额选举保障当选者结构合理性
③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参与的民主渠道
④拓宽了居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渠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法律知识很枯燥,但法律普及很重要。在互联网上,人们能看到许多法学专业教师把人们日常可能遇到的涉法问题进行演绎,用生动的事例讲授法治课,以案说法,以例释典,用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方式,让书本上的法条“活”起来,让人们“秒懂”生活中的“为与不为”。这样“化枯燥为有趣”的法治课(     
①能够帮助公民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之上增强法治意识
②有利于公民自觉地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行为准则
③能够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④为推进全民守法,弘扬公序良俗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5更新 | 552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