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序的政治参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一个账号都是一个“自媒体”。自媒体账号虽可匿名,但不该违背法律法规、挑战公序良俗,要自觉守护好信息时代健康有序、文明温暖的公共生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应理性行使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③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④要不断提高公民的自身素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
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4352次组卷 | 36卷引用: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10高一·辽宁·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3 . 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③参与行为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性规范
④参与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16次组卷 | 6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12-13高三上·黑龙江大庆·期末
4 . 2011年5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完善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从公民的角度讲,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①依法打击侵犯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为
②提高法律素养和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完善法律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
④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轮总复习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1-12高一下·内蒙古·期末
5 . 2012年1月1是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
2019-01-30更新 | 67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6 . 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1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3届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9-10高一下·江苏南通·期中
7 . 近几年,我国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这表明
①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②人民可以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③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④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2009·上海·高考真题
8 . 青年学生要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我们的政治参与应当是有序的,所谓“有序”即指
A.直接B.全面C.依法D.集体
2019-01-30更新 | 26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9 .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下简称《国歌法》)正式施行。《国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材料告诉我们(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国家通过立法提升公民国家观念
③尊重国歌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维护国家荣誉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几年,每逢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的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