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41 道试题
1 . 得益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与公共体育场馆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贵州省台盘乡的一项篮球赛事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村BA”。每逢此项乡村篮球赛开打,球场内都座无虚席,周边村民彻夜观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利于决策利民
②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③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Y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开放空间”议事平台,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发商、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志愿者协会成员、居民代表等,共同商议解决社区的大小事,制定《Y社区居民公约》,实现有事大家说、过程大家议、事情大家办、好坏大家评。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②丰富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形成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③激发多元主体热情,畅通社区居民的民意诉求
④提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选举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上饶市聚焦民生实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幸福小区”“党建+好商量”“党建+网格+微小事”的“党建+”模式,持续擦亮社会治理上饶品牌。该治理模式(     
①创新了基层治理方式,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②保证基层群众决策权,调动基层治理热情
③健全基层自治组织,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④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中国之制”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之制”为完善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一委”工作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共提出298个议案、其中法律案占292个。

◆全国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4日开幕。3月10日闭幕,2000多名各界别的委员紧紧围绕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牢记政治责任,积极献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贵州“村BA”上演“最炫民族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2024年的“村BA”比赛于3至11月举行,以篮球为纽带,轮番上场表演民族歌舞和特色乐器,借“村超”的舞台向世人展示当地多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成为贵州“村BA”现场的一大特色。

◆某社区以流动“小板凳”实现基层治理的“大变化”。通过“小板凳”流动课堂走进网格、楼院,通过多种形式宣讲党的历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法律法规知识、垃圾分类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和各项惠民政策。还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程序,解决民生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之制”的优势所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广西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川岩村积极探索政治、法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层善治路径,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川岩村深入实施“党建+”工程,推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普法理念,完善普法队伍,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合理诉求,采取合法途径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完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六民”工作法,广泛听取和收集民意,促进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引导村民依法有序参与村级公共事务、财务和公益事业;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积极推进“互联网+”乡村治理模式,依托“智慧社区”“阳光村务”等平台,推动设施联通、信息互通、工作联动,鼓励群众网上反馈问题,逐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川岩村的“四治融合”是如何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的。
6 . 湖北某市通过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打通乡村治安盲区多、群众办事难、监督渠道不畅等乡村治理的堵点,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表明(       
①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化解社会矛盾
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通过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了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   
④通过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近年来,佛山市积极落实“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以下简称“1+N”)行动方案[注:“法律明白人”在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居民小组长、退伍军人和“五老”人员中遴选]。行动方案要求,把律师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乡土优势结合起来,提升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合力。自“1+N”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共同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2700场(次)。此举(       
①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②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了基层政权治理效能
③旨在推进公正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
④促进乡村法治人才培育,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1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某镇以政治、自治、德治、法治“四治融合”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造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平台,绘就了新时代基层善治的好“枫”景。坚持党建引领,把基层党建贯穿于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组织党员开展联系群众、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村级重大事项实行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决议的“四议”决策程序,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通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星级文明户”评定等各项活动践行移风易俗;组建多元解纷工作小组,不断深化多元化解纠纷调解机制,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同时,通过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全面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绘就基层善治好“枫”景的实施路径。
9 . M区全面推行党支部引领、村“两委”主导、乡贤助推、群众参与的“党建+人居环境治理”模式,通过村“两委”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工作机制,规范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共同体。这种模式(       
①有利于巩固基层民主自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②能够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
③发挥了村民的主体作用,保障村民行使国家权力
④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丰富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近年来,某地在党建统领“四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具体实践中,以城乡社区为最小单元,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开展广泛协商,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党建统领“四治融合”模式的价值在于它能(     
①发挥最大政治优势,寻求最大公约数,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②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③保证基层群众的决策权,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④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式,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