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四五”规划编制明确提出一系列要求,强调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建议稿起草工作。3月30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十四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2020年8月10日,建议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8月16日至29日,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 面从中整理出1 000余条建议。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 吸收,对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366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546条。 建议稿起草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进行审 议,形成了提交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建议稿。


“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形成过程是我国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 . “十四五”规划出台之前,人民网推出了“我为十四五献一策”的活动,为国家规划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涉及领域包括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十七个方面,公民可以在网上留言献策。该活动(     
A.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有效途径
B.能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信息资源
C.尊重了我国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决策权
D.体现了公民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

3 .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 2025 年)》(简称《纲要》)。

《纲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推动现有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研究破解当下突出问题的对策,比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等现实性问题,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有力保障。

《纲要》提出,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立法,把立法过程变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要加强对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法治解读评论,传播法治正能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纲要》提出要坚持党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督促落实机制,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未来法治社会建设的“尺子”“镜子”“鞭子”,向全社会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心决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纲要》是如何凸显“人民”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分量的。
4 .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最高立法权B.司法机关完善法律法规,公正司法
C.法律与民心“同频共振”,反映人民意愿D.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行使表决权
2021-01-28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山东省平原县在全县878个村全面推行阳光报告会,实行“干群面对面”的双向互动交流。对村民提出的问题,按照“村庄自行解决”“乡镇协调解决”“县级处理解决”三种类型,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这一做法(     
①丰富和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②为村民提供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
③拓宽了村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                         ④保障了村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1年,中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四五”规划正在编制中,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深度调研。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将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擘画蓝图。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敲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
2021-01-11更新 | 5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山东专用】必修2: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测)
7 . 2020年12月1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光明网等21家网络平台,以及各地区、相关部门政府网站开展2021“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此举(       
①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②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
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我国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这在我国五年计划和规划编制史上还是第一次。据后期数据统计,国家累计收到互联网建言超过101.8万条,其中网友建议的“互助性养老”模式正式写入了文件。国家此举发生作用的推导路径是(       
①实现民主监督       ②集中群众智慧       ③减轻政府负担
④提高办事效率       ⑤维护人民权益       ⑥促进决策科学
A.③→④→①B.②→④→⑤C.②→⑥→⑤D.③→②→⑥
2021-01-04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胶州市实验中学2021高三12月政治试题

9 . 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十四五”成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在起草过程中,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创了五年规划编制史上的先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网络问策”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问策于民”的正确性。
2021-01-02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山东专用】必修2: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精测)
10 . 市人大常委会因地制宜在地方立法有效实践的基础上,扩展基层立法联系点网络,有效畅通了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打通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S市人大常委会这样做是因为(   
①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权利应得到尊重
②汇集民意民智有助于提高立法质量
③我国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④建议权和表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29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山东专用】必修2: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精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