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新结构经济学主张的有为政府中的“有为”是指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中,软硬基础设施的完善出现了市场失灵时,为了使无效的市场而采取的因势利导的行动。要使政府成为“有为政府”,公民必须( )
①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依法行使决策权        
②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③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不授权不可为     
④提高政治参与的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12-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某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住户实际需求,通过走访、微信沟通、召开民主协商会议等形式,最终确定了电梯安装整体方案。这一做法(     
①将党的领导与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
②推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化进程
③调动了居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性
④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3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冲刺政治试题(三)
3 . 近日,人民网在网站首页的领导留言板中开设“双减新政持续发布,请您来谈中国教育”的板块,相关领导与网民直接对话,了解舆情,为后续政策的出台收集信息。此举(     
①搭建了公民网上评议政府的平台
②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③方便了公民直接行使民主决策权
④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护神。科学立法,意味着要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让法律法规更加被群众熟悉。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科学立法要求(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门立法,不断推动立法民主化
②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促进国家法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③保障公民表达权,使公民积极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
④公民提高法治意识,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决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10-21更新 | 682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为更好地谋划2020年民航发展工作思路,2019年12月13日,民航局召开民航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行业内外22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和5位专家畅所欲言,积极为民航发展建言献策。下列对前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助于推动决策的实施B.表明公民能通过专家咨询制度直接参与决策
C.能使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D.保证决策能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
2021-09-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宝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6 .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突破9亿人。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经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高度重视公民参与“网络问政”。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国家鼓励公民参与“网络问政”的政治生活依据。
2021-09-1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古代是“学而优则仕”,今天很多大学教授被聘为政府顾问。政府聘用教授做顾问主要是为了(     
A.提高决策过程的民主性B.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
C.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D.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8 .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对政府工作影响重大。建立“好差评”制度可以(     
①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②防止权力滥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全能政府
③让公民更好地参与政府决策,增强决策科学性
④增强公民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G省在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对阶梯电价的实施范围、档次划分、户数认定等方面进行认真认证。实施方案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这表明(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的民主
②保障公民权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
③公民的广泛参与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④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0 . 发展核电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选择,但核电“邻避效应”却日益凸显,公众的担忧和恐惧成为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核电的选址和建设困难重重。要走出核电“邻避效应”的困局,下列做法中合适的有(     
①项目决策阶段听取专家意见,在项目开建时向民众公示
②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搞好常态化的科普宣传,加强监管
③如果当地居民强烈反对,则应尊重民意将选址改到他处
④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让利益相关方共享核电发展成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9-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