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近年来,基层治理不断出“新招”。嘉兴市近期推出了“民声一键办”,有效将各类“民声”事项解决在基层、处置在源头,走出了“浦江经验”和“枫桥经验”融合运用的嘉兴路径。嘉兴市的这一创新举措(     
①整合协同多元力量资源,保障共同行使管理社会的职能
②推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③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健全基层政权体系,创新民主管理形式
④壮大基层治理力量,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解决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某村在完善乡村治理中,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说、议、办、评”为主要内容的说事体系

该村的做法(       
①创新“说议办评”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②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③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凝聚村民自治合力
④保障村民的决策权,调动村民民主参与积极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到天价彩礼,明确指出要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于天价彩礼,基层自治组织可以做的是(     
①将彩礼限额标准写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②行使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倡导婚嫁新风
③加强健康婚嫁文化宣传,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嫁观
④由村民委员会主任制定禁止彩礼的规定,群众监督执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了广东茂名柏桥村的乡村振兴。该村积极探索形成“大数据+微服务”治理服务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基层治理”,构建“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的“铁三角”,搭建金字塔式“户一埭一格一网一村”五级自治组织架构,代替了原来的“村一组一民”管理体系,实现了“人、事、物、组织”高效精细化治理,该村的做法(     
①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②以科技赋能调动相关力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③共建共治共享保障了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④大数据+微服务,改变了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河口县不断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动态修订完善工作。持续建立健全村(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自治载体,确保移风易俗相关制度落地见效。村(居)民委员会建立完善“一约三会”有利于(       
①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②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加强巩固基层政权
③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④丰富村民(居民)自治组织形式,彰显自治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2023年1月,沪郊某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智慧村居管理平台”,积极探索试行“文明积分”治理新模式,实行数字化考评模式,将村民自觉打造美丽庭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内容量化为相应积分,并建立文明积分账户,调动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该村此举(     
①丰富了村民基层自治的实践形式               
②旨在评估村民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③以数字赋能提升了农村治理效能                 
④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结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解决基层组织负担重、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为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宝山区罗泾镇立足实情,在包括塘湾、海星、花红等在内的12个村庄形态完整、农村风貌较浓的行政村试行乡村治理清单制,探索出了村级小微权力流程图、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村委协助行政事务清单、村级事务公开清单等做法。以下关于行政村试行乡村治理清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村委会扮演完成政府任务的“代理人”和管理本村事务的“当家人”的双重角色
②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加强民主监督,使村民自治逐步规范化,让权力事项更透明
③有利于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乡村治理体系
④有利于打造阳光政权机关,转变基层政权组织工作作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6-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十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
8 . 为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马号镇以“党建+积分”管理模式为抓手,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把乡村治理方式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村民主动,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上述做法体现了(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②推动了党建引领、政府治理、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③通过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提高了乡村治理效能
④厘清了基层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 . 某村在农房改造项目中,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通过“援法议事”会议,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使这一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如今该村集体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邻里的事互相帮衬着办,乡村的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该村的做法(     
①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推进了农村治理现代化
②完善了基层自治制度,提高了基层政府行政水平
③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创新,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真正参与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3更新 | 1116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3年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第八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中第一次提到天价彩礼,并明确指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更好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下列正确体现基层民主生动实践的是(     
A.全体村民投票→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B.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讨论结果在村内公开
C.村委会根据村民意见拟定村规民约草稿→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张贴公布
D.在政府指导下→成立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行使民主管理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