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山西太原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学习践行“枫桥经验”,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说事议事厅”,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组成说事议事小组,通过村民反映、网格员了解、说事议事厅及时解决,畅通诉求渠道,解决家长里短。该村成立“说事议事厅”(     
①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具体实践,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②创新了基层民主管理形式,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③创新了村民自治的组织机构,彰显了村委会的自治功能
④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热情,协助维护本村的社会治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4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高三上学期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六)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发源于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传家宝”、常学常新的“活教材”。据新华社报道,浙江全省共建成“群防群治”力量200.7万人,义务性治安巡防人员124.2万人,配备专兼职网格员95.5万人,就地就近帮助群众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这说明(       
①科技数字赋能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途径
②制度创新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心环节
③人民群众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力量
④依靠群众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枫桥经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智慧、东方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浙江绍兴出台《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实施《绍兴市“枫桥经验”传承发展条例》。在枫桥镇枫源村村道两侧墙壁上,28条村规民约赫然醒目,每家每户还存有纸质版。

在四川泸州,居民小区形成了小区党支部、居民议事会和物业公司联动治理的格局。平时除了解决邻里纠纷之外,每个季度还会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解决小区的公共事务和重大矛盾纠纷。

在河南,针对家事纠纷的特殊性,新乡法院通过“家事法庭+家事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的审调结合模式,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设立家事心理咨询室,为家事纠纷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

在信息化、智能化支撑驱动下,新时代“枫桥经验”插上了科技翅膀,注入了大数据动力。“解纷码”“云调解”“一网统管”,各地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积极探索、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新时代“枫桥经验”生动实践的基层治理智慧。
2024-01-16更新 | 537次组卷 | 15卷引用:黄金卷07(河北专用)
4 . (双选)某村村民代表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进行商议,相关方案的出台过程如下:

这一过程表明(     
A.村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C.村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协商D.基层自治组织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既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也关系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推进。

缘由一盏清茶,而建一座茶亭的海南施茶村,曾经以穷得只有石头而闻名,如今村民富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成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海南省村民自治示范村”。这得益于施茶村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抓手。施茶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火山优质旅游资源,发展火山石斛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区、镇、村三级的基础上,建立农户党建联络员,定期上门谈心,收集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村里邀请了老干部、老教师、老乡贤等“五老”人员成为法治宣传志愿者,通过编写、教唱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民谣让村民在潜移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家风家训也是施茶村得以长治久安的一大亮点。施茶村打造“乡贤文化库”,将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纳入其中,通过树立乡村道德模范典型人物,由乡贤担任“教导员”,积极涵养良好乡风家风。施茶村还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开展线上工作培训,微信群转发学习、交流先进调解典型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壮大基层治理力量,施茶村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打造了和谐施茶、法治施茶、美丽施茶,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东方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施茶村蝶变的密码。
2023-12-25更新 | 30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生态文明。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片面或错误地认为,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污染承载空间大,发展好坏全靠“大自然”和“老天爷”,甚至把农村视为城市污染转移的“接收站”和“天然垃圾场”,“污染下乡”还没有彻底遏制,农村“大树进城”、“生态搬家”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村留下了很多“生态创伤”,无疑加剧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和“乡愁”。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任其蔓延。建设“美丽乡村”,政府必须不断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深入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在农村和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个个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应如何解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乡愁”。
7 . 某地纪委监委针对一些行政村存在“人情章”“糊涂章”“空白章”等乱象,探索村级“智慧用章”。“智慧用章”系统的精髓是设备自动将用章者、用章内容、用章时间等关键信息锁定并上传保留,且智能化比对用印前后内容,较好实现村级公章“审批、使用、管理、监督”的闭环管理。探索村级“智慧用章”能(     
①加强数字化监管,减少用章腐败现象
②推动村干部廉洁用权,依规高效办事
③减少审批程序,深化行政监察体制改革
④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缓解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21更新 | 56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人民当家作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理,村民自治是关键。2020年以来,N村以“维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为使命,完善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村屯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创新成立了脱贫攻坚议事委员会,实施“村事大家管”的村民治理新模式。

N村推出集“管事、议事、办事”为一体的村民议事自治模式,村里的道路建设、村屯环境整治、危房改造、低保评议等涉及百姓利益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都由村民说了算。在“村规民约”修订中,该村通过村民意见征集、初稿制定、草案讨论、意见再征集、村民代表表决等“五步法”,鼓励全村人人参与,全力高效推进村民自治。2020年以来,全村累计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3次,解决了征地、环境整治及低保评议等12个事项。

同时,N村深化村务公开举措,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进村务公开细化实化。涉农资金、民生保障等10大类事项全面公开,一般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开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N村的村民自治措施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9 . 为缩短学生上学路程与保障学生安全,某村村民高希望新修一条便道。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此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理事会就工程要不要建、由谁建、资金来源等问题广泛征求民意,经过民主协商,最终决定修建便道。村理事会的建立(     
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                           ②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③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④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5更新 | 2159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全国卷2参考版)
10 . 某区政府探索推行基层权力“三清单”运行法,在建制村具体推进时,根据建制村的特点,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让基层用权有了“固定路线”,干部“看图做事”、群众“按图索骥”,“三清单”运行法的推行有利于(       
①保障村民知情权,调动村民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②细分村级组织权力,推动村级组织规范执法
③厘清权责边界,推进基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④增强村干部重大事项决策的自主性,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21更新 | 8336次组卷 | 55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