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浙江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积极配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升行动,强化党组织全面领导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的作用,健全完善“一肩挑”的村社治理体系,推动村社班子高效运转。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推进村级组织与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创新。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一个个难关的攻克、一个个奇迹的创造,都离不开一个个“铁肩膀”“宽肩膀”的实干。疫情防控考验面前,他们穿着满是汗水的防护服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脱贫攻坚战场上,他们站在乡亲们中间说,“最希望看到的是乡亲们脸上的笑容”;科技攻坚前沿,他们说,“创新突破,作为共产党员就应拼尽全力”;三代塞罕坝人的担当,是用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在茫茫荒原中种出一片绿色海洋;李保国的担当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帮助农民探索出一条林业致富之路;吕建江的担当是“24小时在线”,事无巨细地用心服务群众。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加强组织振兴对推动乡村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优秀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是如何担当作为的。
2021-11-2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材料一   长期以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剧烈,“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现象反复频繁出现,社会影响巨大,有关专家对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作出了如下分析:1、产前信息缺位引起蔬菜价格剧烈波动;2、价值规律是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内在决定因素;3、蔬菜商品的特性决定其价格对于供求关系的反应比一般商品更加敏感而剧烈:4、供应不足时,菜贩可能会乘机炒作,对价格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由于产前信息缺位,国家无法及时准确了解全国蔬菜生产的详细情况,无法对供求关系进行提前预判,也就无法选时实施宏观调控。


(1)运用经济知识,结合专家的分析为缓解我国蔬菜价格的剧烈波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材料二   协商民主,说白了就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协商民主的全面开展,是提升党委和政府为民服务效能的有益探索,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找到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更能将共识转化为共为,使基层治理转向“多元共治”,更好地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基层治理中全面开展协商民主的政治意义。
(3)某社区就本社区的绿化问题召开居民代表协商座谈,请为座谈会会场撰写两条标语。
2021-09-10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种考验。

关键会议,引领战“疫”走向。2020年1月25日至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七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推进。2020年2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全民战“疫”,彰显制度优势。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医疗卫生领域到各行业各领域,从白衣战士到党政军民学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全国多地向湖北捐款捐物,数万名军地医疗骨干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体现“中国速度”,“方舱医院”火速投入使用,各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挨门逐户宣传排查、走访登记…我们举全国之力,形成了强大合力,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令人惊叹,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中国制度优势。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城镇社区居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加强城镇居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某地探索创新居民自治机制,形成“六会共管社区”模式。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根据居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老旧小区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5个业主委员会负责人挨家挨户走访小区居民,汇集各小区居民意见建议共400多条,初步估算总投资上亿元。居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第一套方案经费投入较多,涉及安装电梯,供暖、供水、供电、供气以及排污管网改造和重建;第二套方案简单时尚,主要涉及脏乱外墙维修换新,绿化、道路刷黑、车位规划、快递收发站,标准化菜市场等便民公共设施的完善,相对省钱。两套方案一并报居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在全体社区居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居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各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协同辅助推进改造工作,不到三个半月,该社区5个小区390户、10万多平方米的老旧房屋全部顺利改造完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六会共管社区”实现居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材料一:某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采取多项措施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这市按照稳定粮食产量、优化经济作物品质、扩大饲料作物种植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推广健康淡水养殖业,减少养殖密度,压减高投入高污染的水产养殖规模;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强化产地安全管理。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材料二:各地乡村有效治理的探索

乡村有效治理的探索

有益启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我国各地本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展开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

广东某区把自治重心由村下移至村民小组,通过设立“村小组议事会”并赋予其决策权、监督权和议事权,激发和调动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浙江某市独创“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为干部与群众交流提供制度化的平台。

针对"人情”“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对法律的冲击,某县正确定位“情、理、法”,深入乡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

为充分发挥乡贤促进家乡发展的作用,许多村镇组建了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创造了“村支两委十乡贤会”形式,涵养了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的改革举措对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地乡村治理所做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
2019-09-14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