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规定:在本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这一规定有利于(     
A.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B.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维护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D.农民工平等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2022-07-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某地基层民主协商会的现场:

群众代表提出,居住地长期拥堵,道路两侧应该禁止停车和摆摊。大家纷纷点头。眼见禁止摆摊要“达成共识”,参会的外来务工人员说:“治理拥堵我双手赞成。可疫情防控以来,我们打工受到影响,才选择摆摊。一律禁止,生计怎么办?”有车户说:“主干道禁停,车往哪里停?”眼瞅着争论陷入僵局,当地党支部书记王某说:“社区里房挨着房,要是不治堵,哪天发生火灾,消防车进不来,咱后悔都来不及。”见群众代表没反对,王某继续说:“我的建议是村内主干道禁停、各自然村自筹资金建设停车场,不仅能治堵,村集体还能增加点收入。在菜市场外划出100多个免费摊位,打造社区夜市。”参会的村委会主任表示:“散会就征求村民意见。”当地的街道书记说:“关键还是落实。今天城管局的同志也在,摊位的地点和规范,请大家一同商定,及时公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地的民主实践对我国完善基层治理的启示。
3 . 陕西某区以社区党建为引领,在实践中探索出“德治为先、自治为基、法治为本”的三治共育、多元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完善社区服务机制,让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真正实现社区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一社区治理结构(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拓宽基层民主途径,保障居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丰富民主管理,实现居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构建社区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丹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1年5月29日,上海市徐汇区304个居委会严格履行程序要求,召开选举大会,顺利选出新一届居委会成员1521名。下列有关本次选举活动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民在其中行使了基本的民主权利B.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性的体现
C.这是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人权的生动写照D.这是居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表现
5 .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     
A.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B.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C.参加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制定
D.实行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6 . 为了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新华社区采取“线上十线下”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服务。线上,他们依托社管通App等,畅通居民诉求反馈的新渠道;线下,则依托“三长”(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做到管理在网上批复、服务在网中提效。上述做法(     
A.扩大了基层群众自治的权利
B.完善了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
C.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的关键
D.有利于提升基层民主管理水平
7 . 某市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一楼栋一单元”分级负责的社区治理组织架构,网格长由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担任,楼栋长和单元长从居民中选出。网格长牵头,定期组织楼栋长、单元长共同商议小区事务,梳理居民需求信息,化解居民矛盾,提出工作建议。“三长”联动机制(     
①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②是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积极探索
③有利于维护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
④丰富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类型和职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2更新 | 9176次组卷 | 5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湖南某县大力推进“屋场恳谈”(屋场是村组的公共空间),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各级干部“零距离”听意见、讲政策,推动政策在群众家门口宣讲、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难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推进“屋场恳谈”(     
①是掌握并解决群众需求的重要前提
②是提高基层政府对村委会领导水平的需要
③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④有利于发挥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探索出“四五三”治村模式,真正实现了依制管人、依法治村。

健全以村党组织会议、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四会管村”的组织架构。村党组织会议重点对土地征用、救灾救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把关定向,村民(代表)会议行使决策权,村民委员会行使执行权,村务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权。

在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基础上,建立“五步议事”民主决策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经党组织走访调研提议、“两委”商议论证、党员大会合议会诊、上级部门审议把关、村民(代表)会议拍板后才能实施。在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新渠道,完善干部履职监督、“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监督、村级账务监督的“三项监督”新体系,进一步激发了民主自治活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五三”治村模式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10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     
①深入推进和拓展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②保障各少数民族享有基层群众自治权力
③贯彻共享理念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④不断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