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为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福建省在农村全面推行“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制度。某村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创新发挥“一约四会”主体作用,努力实现广大群众“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一约四会”制度(       )
①有利于推进农村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增强农村群众的幸福感
②扩大了村民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范围,创新了农村公共事务体制机制
③有利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引领基层民主和谐文明新风尚
④是基层行政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村民自治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于2021年11月24日在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22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说明公民可以通过       参与政治生活(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社会听证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专家咨询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
①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②提升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③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决策落实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2-09-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市人口密度大,村居干群比例低,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力量不匹配、服务不到位”等痛点。为此,M市统筹考虑“地域相邻、群众认可、能力匹配”等因素,构建精细入微的自治网络,出台《M市构建“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将“居住空间近、生活交集多”的5户至15户村(居)民设为一“邻”,将全市1348个村(社区)共划分10万余个“邻”。其中,“邻长”按照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遵选有威望、有热情、有耐心、有精力的常住居民担任。日常生活中,“邻长”发挥邻里情况熟、群众感情深、说话有人听等优势,帮助解决邻里矛盾纠纷问题。试点工作中,M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设立“办什么、怎么办、办得好”等关键词,定期召开“邻长”见面会、议事会,畅达民情、畅通民意、畅享民智;成立集政策咨询、情况上报、部门会办、进度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长信息平台”,群众可随时于“指端”反映问题诉求、了解办理进度,真正做到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


“邻长制”助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 . 2022年3月,某省圆满完成村党委和村委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的“两委”干部实现了学历层次、“一肩挑”、妇女成员、年轻干部、新任“两委”成员比例“五升”,带头人队伍素质、班子结构、基层政治生态“三优化”,进一步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这些变化(     
①说明扩大基层直接选举,能够保证当选者结构合理
②有效提升党组织领导水平,实现基层治理高效化
③有利于夯实村民自治的基础,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④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