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2022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4周年。它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A.高度自治B.民族融合C.国家统一D.信仰自由
2 . 温州市某县畲族乡全面实施“凤栖畲乡”工程,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推动“智汇畲乡”,不断激活共富“一池春水”。这一工程的实施有助于(     
A.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B.建立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铲除各民族之间差别D.发挥人才支撑自治地方发展
3 . “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息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由此可见(     
①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③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经达到了同步富裕
④我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地人文与宗教丰富多样,应坚持以共同的人文精神包容、浸润并涵化多元宗教的基本理念。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正常的宗教交流
②应该尊重和坚持宗教信仰自由
③宗教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22·辽宁·模拟预测
5 .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藏发展的经验是(     
①提升“宗教修为”——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②建设“稳定社会”——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探索发展路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权力
④打造“安康生活”——着力在精准扶贫、兜底保障上下功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近日,一条新疆牧民大叔帮受困武汉市民推车后拒绝收钱,并亮出胸前党员徽章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这位新疆木吉乡“优秀共产党员”柯尔克孜族牧民,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被人们亲切的称呼为“党徽大叔”。面对记者的提问,大叔质朴回答“哪有亲人之间要钱的呢?”大叔的行为告诉我们(     
A.作为党员,应该奉献社会,不能追求个人利益
B.共产党员要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C.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
D.共产党员应该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率先垂范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3月28日,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当日,西藏各族各界群众聚集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升国旗、唱国歌,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的和平解放为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创造了条件,百万农奴得以翻身获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民主改革,西藏的农奴和奴隶重新获得土地、拥有了选举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享有广泛的自治权,西藏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70年来,西藏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团结、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展现在世界面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知识,总结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   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进入新时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2)某中学将举办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份策划书。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②指出活动的目的、意义,并设计至少两个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8 . 西藏曾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5年召开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各族人民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表明(     
①共同富裕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前提和基础
②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③西藏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我国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在促进在民族地区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把选派干部、专业人才到西藏、新疆和边远民族地区工作作为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为此,国家强调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高质量推动对口支援工作,近几年辽宁省对口支援了西藏和新疆等地区。开展援疆援藏工作能够(     
①实现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同步发展
②缩小各民族差距,建立新型民族关系
③增进民族团结,坚持凝神聚力惠民生
④为地区发展注入活力,促进边疆稳定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10 .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事关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针对某些地方宗教场所香火污染和燃香暴利现象,国家旅游总局要求各地对燃香行为和欺诈游客行为做出相应的规定。这有利于(     
①使宗教的本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②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保护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④积极发挥宗教对社会的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