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宗教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历史地看,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是宗教生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充实时代内涵。”下列说法与这一论述相符合的是(     
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
②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③宗教信仰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大事
④要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弹指一挥间,70多年来,西藏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回望光辉历程,凝聚奋进力量。遍布各地的红色踪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富贵历史遗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更是多次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把党对西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高一年段拟举办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份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正确使用学科术语;②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5-1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学考)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困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等仍在继续,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乃至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内部问题又常常流化为国际问题,牵动整个世界为之不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退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坚定不移地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也为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有观点认为,只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能解决好民族问题。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023-05-0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自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和平安定,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2倍、人均增长近145倍,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进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与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相悖的是,少数敌对分子打着宗教自由和民族自治的旗号,鼓吹民族独立,公然分裂国家,置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于不顾。《宪法修正案》第三十四条,在民族关系方面,将“和谐”写入宪法,对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意义深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设计为什么能够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的稳定与发展。
(2)针对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请你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就我国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两条建议。
2023-05-0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总结,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战略高度作出部署。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我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如何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
6 . 对口援疆是中央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包括天津在内的全国共19省市已建立援疆长效机制,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对口援疆工作(     
A.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B.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方针
C.根除了新疆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
D.为新疆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性措施
2023-04-3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学考)试题
7 .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25年来,探索出了“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闽宁模式”,成为我国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生动范例。“闽宁模式”(     
①坚持了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贯彻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
④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团结,最重要的是凝聚人心。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等重要场合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某校团委开展以“民族团结,青年有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写一份演讲稿的内容要点。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正确使用学科术语;②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4-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考)试题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第56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可以依法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据此正确的解读是(     
①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②引导宗教界人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我国鼓励和支持公民信仰宗教,服务社会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内蒙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70多年来,一代代内蒙古各族儿女,谱写出一曲曲奋斗之歌,书写了一个个民族团结传奇。如今的内蒙古,民族团结更为紧密,呈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展望未来,唯有继续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民族观,民族才会团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力量才会越大,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水平才会越高。


有观点认为,增强民族团结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请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加以评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