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商用密码应用愈发广泛,涵盖了老百姓生活的众多领域,比如常用的移动支付、电子政务等都使用了商用密码技术。2023年7月,国务院新修订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的施行为推进新时代商用密码高质量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条例的修订说明(       
①科学立法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②优化完善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旨在规范政府工作,提高效能
③我国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④国务院作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8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特魅力,生动实践。

独特魅力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民主观,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要义,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彰显独特魅力和显著优越性。

济南市政协出台《建立商量工作室推进“商量”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的意见》,深入基层开展“商量”活动。“商量”议题贴近基层,从“一刻钟生活圈”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婴幼儿照护”到“养老服务体系”。“商量”成果服务基层,推动“商量”过程成为从群众关注问题出发、到依靠群众找到解决办法、再到成果让群众共享的过程。


杭州市临安区在辖区内村社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通过村民、干部、乡贤等多方代表现场协商,将民意转化为对策建议和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基层工作,着力提升村社基层民主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生动实践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近年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这辆立法“直通车”,许许多多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群众心声直达国家立法机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期间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24件有关学前教育立法的议案,呼吁通过国家层面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

2023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历经多年,随着此次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学前教育正加速迈进“有法可依”新时代。


(2)我国学前教育加速迈进“有法可依”的过程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基础上,围绕部分政府性基金管理情况进行重点专题调研。

2023年6月5日至9日,全国人大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广州、佛山分别听取了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汇报,座谈听取了部分人大代表的情况介绍和群众意见建议,并深入广州市、佛山市、深圳市有关企业一线,实地了解当地企业生产经营、税费负担以及环境保护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并就深圳综合改革的成就与不足做了指导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全国人大专题调研过程的认识。
2023-07-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反映了我国在新时代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决心和意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时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制定环保领域法律9部,修改17部,基本形成了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法律制度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的突出问题,连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生态环保法律执法检查,让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开展专题调研,支持和推动"一府一委两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权益。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权益的。
2023-06-04更新 | 1277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巨野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W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锚定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目标,制定出台一揽子人才政策。然而,W市产业结构单一、法规滞后、教育资源匮乏、人才结构不匹配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留住人才依然面临挑战。为此,需要(     
①监察委员会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
③政府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时隔八年,被称为“管法的法”的立法法又一次迎来修改。此次修改立法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贯彻党中央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保证在法律起草、审议和备案审查过程中,及时解决合宪性、合法性问题。关于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立法法》第一百一十条明确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合宪性审查工作为什么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
(2)阐述在法律起草、审议和备案审查过程中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意义。

7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材料一   党中央把湿地保护和修复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湿地保护法草案修订工作。草案审议和修订过程中,先后3次在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执法检查工作,检查组在全国积极开展调研,多次视察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工作。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率已经达到52.65%,成就为世界瞩目。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推动湿地保护为什么要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作用。

材料二   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积极同国家有关部门及对口省市党委和政府对接沟通,灵活高效开展工作,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2023年3月24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要立足实际、各展优长,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优势,不断提升民主监督工作实效。各有关方面要加强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的宣传,展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优势,为守护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作出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人民政协能够为守护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作出贡献的原因。
2023-04-24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校际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8 . 法者,治之端也

◆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作为“管法的法”,本轮立法法的修改有以下重要看点:

◎此次修法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立法原则,增加规定:“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制度设计上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法律草案的说明、统一审议等环节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完善备案审查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

◎在设区的市立法权限中增加了“基层治理”事项,同时将“环境保护”事项修改为“生态文明建设”。这意味着设区的市立法权限有望进一步扩大。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对立法法作出修改完善的原因。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车主的纸条留言:“警察同志,父亲病重需要转院,时间紧迫,实在是没有合适的车位不得已才在此停车,还望理解。”

交警的温馨提示单:“祝您父亲早日康复!”

近日,M省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罚单”——“温馨提示单”同框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和热议,广大网友纷纷为交警的柔性执法点赞。柔性执法坚持张弛有度、宽严相济、情理法相统一,是用更柔性的姿态、更人性化的举措来执法,不仅是对法律的守卫,也是对失范者的循循善诱,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2)有人认为,柔性执法与严格执法是对立的,不利于建设执法严明的政府。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赏罚明,则将威行

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探索司法活动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领域、新模式,让社会正义“提速”。

法庭远程审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专用系统建立声音、视频图像传输通道,法官与犯罪嫌疑人双方的语音、画面跨空间清晰顺畅实时传送,双方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相互可视、声音清晰,书记员同步进行记录,审理效果良好。庭审时,法官只需启动远程视频讯问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法庭和远程讯问室即可实现系统对接,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即可参与举证、质证、辩论等庭审活动,并对庭审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结束后,庭审笔录将直接通过网络传输至远程视频讯问室,由值庭法警负责打印并交由犯罪嫌疑人核对签字。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法度远程审讯系统是如何助力社会正义“提速”的。
9 .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专利法,新增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促进供需对接和专利实施;修改著作权法,完善网络空间著作权保护等规定,为创新大国护航;修改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开展科普法执法检查并将修改科普法列人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等。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始终确保立法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通过行使立法权完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
③立足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立法和执法关系
④实现立法和监督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衔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2023年2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天津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前集中视察活动,实地了解情况,为出席大会作准备、打基础,代表们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依法行政情况的汇报,审了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公正司法情况的书面汇报,并提出了意见建议。材料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B.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享有最高监督权
C.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人民重托,要知情知政、履行职责
D.协商民主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2023-03-15更新 | 2057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