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到1954年,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全部建立。在此基础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正式开启了当代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构建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制度解决了孙中山提出的“如何实现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现代民主之问,避免我国陷入西方议会的“喧嚣吵闹的场所”误区,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这佐证了(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次实现了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②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与西方代议制完全不同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这说明人民政协(       
A.作为我国政权组织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是我国广大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载体
C.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D.作为协商机构,是我国基层民主的有益补充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下列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由人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这是基于它(     
A.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B.是我国国家制度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D.决定着政体及党和国家其他各项制度

5 .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从2021年上半年起陆续展开,至2022年6月1由底全面完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选举产生2629447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比上届增151459名,增长6.11%。选出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比例分对为52.53‰和76,75%,比上届分别上升1.47和0.21个百分点,妇女代表比例分别为31.64%和32.36%。比上届分别上升3.23和4.3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代表比例分别为15.42%和17.18%这;归侨代表依照法律规定得以保证。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将县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由120名提高至140名、乡镇人大代表名额基数由40名提高至45名。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各省级、县级人大常委会分别重新确定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名额。各地在分配新增代表名额时,注重向基层群众、社区工作者等倾斜,其中县级人大代表名额重点向由乡镇长改设的街道倾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乡镇改设街道后基层群众政治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国体与政体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本次县乡人大代表名额其数增加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的依据。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6 . 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三权分立、选举制、议会制等尊为“普世性”的“民主典范”,并不遗余力地向外输出民主共和这一政体模式,但是西方民主共和模式在南亚地区演变为家族政治,在非洲演变为部落政治,在利比亚则沦为无政府主义。这表明(     
①政体具有差异性,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
②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决定政体
③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不同,政体的模式各具特色
④国体决定国家结构形式,民主共和只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辉煌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这一制度(     
①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③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④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于2021年初启动地方组织法修改工作,期间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梳理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提案和各方意见建议,形成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初稿;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对修正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将修正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修正草案,两次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还组织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并征求意见。2022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召开会议,对修正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结合地方组织法的修改过程,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9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决定了我国的国国家性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7-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2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8周年,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在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022-07-27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