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征程如何开新局,202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咨政建言,广受瞩目。

根据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二中全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涉及组建国家数据局、重组科技部等,以加强科技、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也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员。

邓小平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质量提出过三条主张,一是看这个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二是看这个制度能不能增进人民的团结和改善人民的生活,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的发展。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三条主张”的理解。
2023-11-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境一   德国的大选是四年一次,先选出议会,再由议会选出总理。2021年12月8日,德国联邦议院正式选举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为新一届德国总理,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颁发总理委任状,朔尔茨本人和内阁成员宣誓就职,德国新一届政府起航。

情境二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为选举人团制度。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2023年2月7日晚,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大力宣扬其经济政绩、外交成就,以及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安全、恐怖主义等领域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情境材料,请你概述德国、美国两国政体有什么异同?
(2)“国体相同,政体也就必然相同。”请你结合情境材料,运用“国体与政体”的知识加以评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以后,一些西方政界人士将其民主制度蒙上一层“全民民主”“普遍民主”“永恒民主”的面纱,作为一种“普世价值”不断向外推销。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中也有一些人对西方的民主制度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些发展中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实验品”,结果导致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创造了独特的民主形式。

有人认为:“民主的发展程度越高,民主的本质就越优越。”


根据材料,请运用“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予以评析。

4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审查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案)》。各代表积极主动履职,就国家粮食安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领域进行调研,形成了487件人大代表议案。与此同时,两会释放积极信号: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中国依然稳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上。新的一年,海外侨胞将继续与祖国一道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阐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2023-08-0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检测卷(一)

5 . 长期以来,美国总是自诩为民主灯塔。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认为,美国存在根深蒂固和政治瘫痪现象。随着政治多极化加剧,美国两党共识不断压缩,深陷否决对方、制造政治僵局的恶性循环。近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枪支暴力、提高债务上限等一系列问题上,否决政治闹剧在美国轮番上演。美国两党都把否决对方作为武器,其结果必然是治理效能弱化、公正法治遭践踏、社会分裂继续扩大,普通民众沦为受害者。美国前参议员汤姆·达施勒指出:美国一直在糟蹋和消耗我们宝贵的民主,而现在民主正处于自杀的边缘。


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说明为什么“美国一直在糟蹋和消耗我们宝贵的民主”。
2023-07-20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代表们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就国家粮食安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走访调研,形成了人大代表议案,提出了近万件建议、批评和意见。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每年两会上国务院要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理由。
(2)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对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职尽责有哪些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可怕的周期率:大凡一个团体、一个政党,初起之时,无不生气勃勃,气象一新,但及至环境好转,政怠宦成者有之,人亡政息者有之,求荣取辱者有之,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面对这种观点,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历史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人民民主是应对治乱兴表周期率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表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常怀“赶考”之心,勇于自我革命,这是百年大党不懈奋斗淬就的鲜明品格。

材料二   面对世纪疫情和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来,我国共有202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有约110万人次提出307万条意见建议,许多重要意见得到采纳;人大代表通过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此外,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使民主制度相关的法律获得正确实施,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如今,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国体与政体的知识,说明中国人民能成为最幸福的人的原因。
2023-07-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南岭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3年3月的北京春意渐浓,全国两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草案完善了立法的指导思想,增加了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内容,充实完善了设区的市立法事项范围等。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要求,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保证全体人民更好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国家权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报道中指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的2977名代表中,有790位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26.54%;有442位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14.85%。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成员萨利赫·拉法特注意到,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加以修改完善。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指出,中国领导人不仅在两会期间下团组、与代表委员广泛交流,平时也经常到基层调研,这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所思所想不管何时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心之所系。经过集思广益,人民的需要和诉求得到党和政府贴心而又科学的政策回应。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驻华记者穆罕默德·阿斯加尔说,代表委员共同讨论新一年国家各项政策,他们从基层调研获得反馈,向中央政府提出许多有用的建议提案并详细讨论,为国家和人民制定发展计划。中国政府重视人民的愿望,将人民的需求纳入政策考虑范围,总是实施有利于人民的措施。


(1)结合材料一,说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依据有哪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结合材料二,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并说明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有哪些?
(3)假设你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你关心的学习生活问题向全国人大写一个简要的建议案。内容可从问题的提出、具体措施两个维度入手。字数在50字以内。
2023-06-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新征程如何开新局,202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咨政建言,广受瞩目。

根据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二中全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涉及组建国家数据局、重组科技部等,以加强科技、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也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员。


(1)邓小平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质量提出过三条主张,一是看这个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二是看这个制度能不能增进人民的团结和改善人民的生活,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的发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三条主张”的理解。

材料二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我国政治安全注重维护和塑造: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不断吐故纳新,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主权、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内建特色体系,外迎各种挑战。西方所谓的“颜色革命”“普世价值”“原教旨主义”一遇“中国特色”,纷纷“失色”。


(2)运用科学思维方法,阐释“只有注重维护和塑造,才能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安全”。
2023-04-15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某班学生以“中美人权面面观”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卡。

中国的人权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

◆中国一直支持联合国为普遍促进和保护人权所作的努力,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领域的各项活动。中国帮助支持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政府不仅全力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且已陆续向多个国家提供疫苗和医疗援助,为全球战“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解决了十四亿多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

◆……

美国的人权记录

◆美国建国二百四十多年,仅16年没有打仗。美国将炸弹投向他国的无辜平民,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美国逃避自身责任,退出人权理事会,拒绝批准人权公约,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大搞单边制裁,严重干扰国际人权领域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政府不是竭尽全力治病救人,而是不断甩锅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传播“政治病毒”。超过90万美国民众因为新冠病毒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美国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暴力执法现象,上百万美国人民喊出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呼声。

◆……

材料二   保障人权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中国正是在一次次实践中验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国坚持从国情出发,通过构建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近年来,美国屡屡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请你结合资料卡内容并运用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体与政体关系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
2023-02-15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