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主集中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万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高度重视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筹办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省、市层面分别建立了指挥组织体系。国家层面,成立了第19届亚运会工作领导小组。浙江省委和省政府成立了亚运会工作领导小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和协办城市分指挥部同时成立,逐步由“筹”向“办”全面转换。顺应全国人民的期盼,锚定“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的目标,广大干部群众、市民、大学生积极参与,全心全力投入亚运筹办工作。亚运场馆、志愿服务、交通安保……最终这场盛会圆满闭幕!

结合材料,运用制度优势的相关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原因。
2024-05-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案。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国务院组织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进行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组织开展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修订草案较好地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已经比较成熟完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是如何完成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工作的。
2024-05-2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并成立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
2020年7月-9月“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建言献策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据此形成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将于2021年3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
依据材料,分析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体现的政治道理。
2024-05-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湖,备受期待。某市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上提交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经该市人大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
2024-04-24更新 | 68次组卷 | 47卷引用:天津市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筑梦“天宫”,每一个航天项目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探究科技成就背后的制度“密码”,某校学生搜集到以下资料: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等,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对进一步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各种空间飞行器,都是在宇宙的自然真空中进行飞行,因此有必要在地面上建立模拟空间环境的宇宙空间模拟实验装置。为此,政协委员王某通过走访调研,结合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形成了《关于实施中国真空技术振兴计划的提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科技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
2024-02-24更新 | 1919次组卷 | 22卷引用:高一政治期中模拟卷(天津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立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该草案于2023年6月26日首次亮相,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6月28日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
2024-02-23更新 | 2094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扩大了地方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既要监督地方立法,又要促进地方立法。推进备案审查工作不仅可以对违背上位法的规定进行纠正,还可以支持地方开展地方立法探索,从而推动有关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案例1

某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按时缴纳 物业费等相关费用”是小区业主参选业主委员会的前提条件之一。A 市居民对此提出审查建议,认为这与民法典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相抵触。接到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启动审查程序,并进行了回应:经过审查,以业主未按时缴纳物业费限制业主参选业主委员会,缺乏上位法依据,不符合立法原意和法治精神,制定机关应对相关规定进行修改。

案例2

针对非机动车事故发生率、伤亡率高,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新情况,B市出台了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该市居民提出审查建议,认为条例中对于驾驶无号牌非机动车行为的处罚力度超出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处罚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审查程序并作出结论:该规定是地方人大基于管理需要对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回应,既符合法律的原则和精神,又一定程度补足了法律规定的滞后。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为什么既要维护法治统一,又要鼓励地方创造性开展地方立法工作。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时隔8年,立法法再次迎来修改。

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地方人大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立法法修正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3年2月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立法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立法法的修改过程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3-07-15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变式训练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生态环保立法质量,连续四年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四部专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2022年3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情况的汇报,确保法律规定的重要制度、措施、责任落实见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

10 .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时隔8年,立法再次迎来修改。

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地方人大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将修正草案印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征求意见。
立法法修正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3年2月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立法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立法法的修改过程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