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体现我党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追求。下列选项与上述观点的主旨不一致的是(    )
A.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春秋《管子.牧民》)
B.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礼记大学)
C.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宋苏舜卿《诣巨疏》)
D.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诚子书》)
2 . 30多年奋战在险象环生的消防救援一线,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只要把群众当亲人,就敢于赴汤蹈火。”李胜利这样回答。刘桂珍在山路上奔波44年,带领乡亲把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这些二十大代表,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都在一辈子服务人民中贡献智慧、奉献力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员要(    )
①坚持党性原则,永葆服务人民的政治情怀
②牢记初心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努力奉献社会,把个人利益融入党的特殊利益
④践行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7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同步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5年夏天,陕北窑洞,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难题。毛泽东信心百倍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当年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被称为“窑洞对”,对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好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等重大问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鞭策和警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并反复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决反对“四风”,做到“打虎”无禁区、“拍蝇”不手软、“猎狐”不止步,纠正党内宽软散现象,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视域,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又要求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窑洞对”,回答“窑洞问”,我们必须牢记“治天下者先治己”的古训,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试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22-23高二上·北京顺义·期末
名校

4 . 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大事”。“十四五”期间,在党的领导下,制止餐饮浪费、实行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清洁取暖、呵护青少年的眼睛、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很多“小事”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

结合材料,说明坚持做好“小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大情怀”。
2024-03-23更新 | 278次组卷 | 36卷引用:2.2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升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关注民生。
2024-03-03更新 | 1719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同步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2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

匡正干的导向主题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等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增强干的动力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多地制定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加大“下”的力度,倒逼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形成干的合力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在为民服务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主责主业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不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业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从主题教育活动中折射出的党的先进性。
22-23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7 .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才能真正把十四亿多中国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这说明(       )
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
③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发挥引领作用
④党自身的特殊利益和人民利益实现有机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①
2024-01-13更新 | 720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必修3第2课作业设计
8 . 中国共产党是用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创建之初,马克思主义者就与“开会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不来”的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坚决斗争,并将党建立在有严格组织纪律的牢固基石之上。依靠理想和纪律,我们党把全国人民团结和组织起来,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充分表明(     
①纪律严明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
②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必由之路
③作为党的根本活动准则,严明的纪律能够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④加强党纪能够赢得党心民心,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赢得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内的拥护,其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中国人民从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③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符合历史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7月以来,我国进入主汛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这体现了(       
①共产党员除了人民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②共产党员具有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的伟大斗争精神
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员要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④伟大斗争精神能够使共产党员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