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在“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展出的文物中,有李大钊手书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刻石、中华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部控告局设置的控告箱等。下列说法最符合展览主旨的是(     
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②打铁还需自身硬
③不受虚言不听浮术
④其身正不令而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09更新 | 2834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用经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下列古语涵义与相关理念对应恰当的是(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敬民
②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民本
③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廉政
④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和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8更新 | 2240次组卷 | 38卷引用:云南省富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我——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将无我"的崇高境界,这是"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

无我,是不变本色。正是在延安,党的七大首次将"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进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后来镌刻在了中南海新华门内的影壁上。

无我,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泸定桥上的冲锋,是为了“穷人的天下”;烈士的慨然就义,是为了建立"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的理想国度……百余年来,共产党人一切"无我"的奋斗与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无我,是力量源泉。革命圣地延安,许多人到访这片热土,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答案就如这黄土地一般朴实——曾经,《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感慨:“中国共产党总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

无我,催生无限的创造力。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无我"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一个个难关的攻克、一个个奇迹的创造,都离不开一个个“铁肩膀”“宽肩膀”的实干。疫情防控考验面前,他们穿着满是汗水的防护服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脱贫攻坚战场上,他们站在乡亲们中间说,“最希望看到的是乡亲们脸上的笑容”;科技攻坚前沿,他们说,“创新突破,作为共产党员就应拼尽全力”;三代塞罕坝人的担当,是用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在茫茫荒原中种出一片绿色海洋;李保国的担当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帮助农民探索出一条林业致富之路;吕建江的担当是“24小时在线”,事无巨细地用心服务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优秀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是如何担当作为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百年前,因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才充满意义、大道疾行,自此开启“一百年来我著史”的豪迈华章;一百年后,因为中国共产党,中华巨龙腾飞之路才充满能量、驭风而行,恢宏呈现“九万里上冲云霄”的壮志豪情。百年大党历尽千帆,仍是风华少年。人民对坚持党的领导、领航强国征程充满信心,事实最有说服力,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这是从历史和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过去一百年,从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人民走出命运的低谷,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惊天跨越,特别是新时代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巨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点回答,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到“历经千帆,仍是风华少年”的?
2022-07-26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习近平主席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定盘星,也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贡献。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我们可以读懂苦难辉煌的过去、拼搏奋进的现在和盛世美好的未来。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今天的中国”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我们党百年历史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长期以来,我们党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

——摘自毛泽东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既然要搞革命,就要建立一个有战斗力的党,这个战斗力表现在党的组织是最高度的民主和最高度的集中相结合。要有高度的民主,但是没有高度的集中就没有战斗力。如果中央委员会或者中央政治局做了决定,而全党却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那还有什么战斗力?一定要照列宁所说的,建立有最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党。一定要有列宁所说的铁的纪律,否则党就没有战斗力。”

——摘自邓小平1965年《建立一个有战斗力的党》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摘自习近平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两个维护”的内涵并简要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1-11-04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考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8 .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党带领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保卫战。

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湖北省等疫情重地区派出指导组。2020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各级党委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2020年2月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二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从多方面着力,特别应当把握好政府善治、合作共治、基层自治、社会法治、全民德治五个关键环节。政府善治,就是要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作共治,就是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基层自治,就是要重视基层社会自治,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社会法治,就是要推行法治社会建设,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全民德治,就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2)结合材料二,分析基层自治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意义。
2022-06-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公报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列入“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在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各民主党派中央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积极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发挥作用。


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1-03-07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我们在新时代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1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了重要部署: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二、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要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年和“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任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大对脱贫县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在西部地区的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

2021年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实施的依据和意义。
2021-12-24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