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2021年5月14日,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有关业务部门主办的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在京举行。与会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是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作为一个自觉的实体,是在近代以来救亡图存中出现的;作为一个自强自信的牢固共同体,则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巩固发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重要论断,与中国共产党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初心使命相互贯通,与新中国建立以来确立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相互贯通,要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整体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 2022年5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75年来,内蒙古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20514.2亿元,比上年增长6.3%。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事业长足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③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人民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④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内蒙古人民的团结奋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调研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为了促进民族大团结需要(     
①中央政府向民族自治地方下放更多权力,坚持民族平等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0周年。60年前,我们党在西藏领导的民主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意愿,深刻改变了西藏发展的历史进程,是解决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改革乃至整个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60年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昂首阔步迈入全面小康的新时代。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简要回答: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的民族关系是什么?
2022-08-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①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
③能够杜绝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破坏活动
④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7-23更新 | 7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学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十分突出。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民族团结、国家安定。我国民族、宗教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这充分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凝聚力的,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正确的。

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2)结合材料,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说明应当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
7 . 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两赴新疆考察,历时4年时间完成《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一书。他说:“在新疆,我看到很多维吾尔族人,很多清真寺,我没有感觉到他们受到压迫。相反,我看到中国政府付出巨大努力对他们进行语言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就业,培养当地的工程师和教师。”由此可见,我国(     
①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基本消除了民族矛盾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切实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基本人权得到保障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和鼓励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族谚语说:“但凡结为安达(兄弟),就是同一条性命不相舍弃。”内蒙古历史上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蒙古、汉、满、回等55个民族。“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依存,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内蒙古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所未有的亮丽风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 . 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必须(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西藏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③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消除民族差别
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支持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西藏人民安全感、获得感在全国排名靠前。这体现了(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②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③我国正努力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