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各民族共同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近年来,在中央对口援疆战略牵引下,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聚焦伊犁所需,聚合江苏所能,把医疗支援作为智力援疆工作的重要抓手,选派精兵强将,系统推进组团式、项目式、候鸟式、智慧式、托管式“五式”医疗援疆,在临床诊疗、学科发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务实功、求实效。上述举措(     
①丰富和创新了东西部协作的推进与治理方式
②能够满足伊犁群众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望
③充分彰显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④旨在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格尔木市共有35个民族,具有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的特点,十四年来,来自温州的援助让格尔木如沐春风。援受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浙江援青模式正在高原城市铺开,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两地人民续写着新的动人故事……这一事实说明(     
A.民族大团结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格尔木发展的政治保障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格尔木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近年来,宁夏、福建不断深化闽宁劳务协作,赓续山海情。福建对口帮扶宁夏27年来,两地持续加大劳务协作的广度深度,截至2023年底,宁夏累计赴闽务工达33万人次,在闽常年稳定就业超过5.5万人。以下对闽宁劳务协作,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劳务协作,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②聚焦扶贫,统筹区域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方法
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优势,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④体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自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J市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把丰收节活动与“同心圆·共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利用联谊座谈会、主题党日、慰问走访等活动形式开展互助共建活动,组织少数民族聚居村街(社区)和结对村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①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
②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是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的体现
④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某民族自治县围绕本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使该县各方面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攀升。由此可见(       
①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
③该县积极利用相关政策促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状况取决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优惠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7更新 | 7451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飞地经济”是一种为弥补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形成区域产业共同体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区域合作方式。通过“飞地经济”的发展,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干部的成长搭建平台。在民族地区实施“飞地经济”旨在(     
A.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D.形成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7 . 2023年2月以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相继举行“山水勐伴·共享渔乐”摸鱼节、勐满镇“臭米线”节、易武镇“易武斗茶大会”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勐腊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助推勐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营造了良好氛围。这一举措(     
A.有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实现各民族同步发展
C.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D.体现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8 .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入贯彻党中央新时代治疆方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8279.04亿元,同比增长4.9%,位居全国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8元,比上年增长6.3%。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高。这得益于(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爱国爱疆人士行使自治权
②坚持新时代党的统战政策,把握大团结大发展主题
③坚持民族团结工作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发挥新疆“一带一路”枢纽的作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3-10更新 | 1221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

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无私支援、倾情援助。“齐心协力建包钢”便是其中的一段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确立了以钢铁等为代表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在党的号召下.全国上下迅速掀起支援包钢的热潮,总计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个城市、727个单位大力支援包钢建设,结束了内蒙古寸铁不产的历史。

曾经的内蒙古“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今天的内蒙古“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转换时空”。75年来,一代代内蒙古各族儿女,谱写出一曲曲奋斗之歌,书写了一个个民族团结传奇。如今的内蒙古,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民生改善更有保障,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族团结更为紧密,呈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0 . 近年,新疆伽师县饮水安全问题被列入国家重点民生工程。2020年5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干部群众克服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差等困难,建成全长1827公里的通水管网,实现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通水,40多万各族群众喝上甘甜的“安全水”“幸福水”。该县各族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     
①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开辟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③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2更新 | 9934次组卷 | 6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