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各民族共同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9月10日,首届南迦巴瓦——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论坛在林芝市开幕。国家部委领导和代表,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部分院士,自治区领导及相关部门、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区内外代表等120余人参加论坛。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此次论坛活动意在(     
①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合力,共绘美丽西藏建设的新画卷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西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谋篇布局,引领护航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④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十四五”期间,西藏完成文物对口援藏项目35个,落实援藏资金2554万元。国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强西藏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协议将围绕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创新、文物安全防范、文物资源保护管理、文物古迹系统性保护等领域,共同推动西藏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支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物方面的对口援藏(       
①能推动西藏地区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凸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③体现了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④能推动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连接着“多彩贵州”和“壮美广西”的贵南高铁于8月31日全线贯通运营。贵南高铁沿途沿线分布着壮族、毛南族、瑶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大通道”。线路穿越“刘三姐的家乡”河池、“中国壮乡”武鸣以及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环江。该条高铁线路建成(     )
①有利于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②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③有利于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④彰显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共青团第三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启动以来,截至2023年2月,共青团重庆市委已组织15000余名渝藏、渝疆青少年开展“手拉手”结对交流,邀请120余名西藏中小学生来渝参加“石榴籽一家亲”冬、夏令营等活动,在集中援藏工作中,已累计向西藏昌都援助项目、物资、资金1930余万元。上述举措(       
A.体现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B.能够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
C.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治藏方略,实现渝藏地区同步发展
D.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023-09-08更新 | 113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藏医药是藏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藏医药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各族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进一步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意识。由此可见(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增进各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障
③文化自治权对促进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民族团结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山海情深,闽疆一家亲。宁德市自2002年起对口支援呼图壁县,从干部选派、资金安排、政策保障、交往交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累计选派了9批186名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一道谋发展、献策献力。“宁呼”两地各族干部群众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呼图壁县更多群众也借助产业援疆项目搭乘上“援疆致富快车”。可见(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新疆地区的繁荣发展
②贯彻民族工作方针能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借助淄博烧烤“火出圈”带来的巨大流量,山东淄博市抢抓机遇、借助东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道中华·齐鲁行·博览齐迹”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活动,扎实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成功谱写“民族+文旅”融合新篇章。淄博市的做法(     
①促进了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的形成
②体现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推动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 近年来,某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务实之举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努力提高特色产业在民族地区的覆盖率,促进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印证了(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既定方针
③赋予民族地区自治权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④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辽宁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56个民族俱全。面对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民族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丹东市组织“民族一家亲”志愿者团队,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医疗、送政策法规活动,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这有利于(       )
①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能力
②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③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10 . 辽宁援疆前方指挥部决定深入开展“不负重托 接续奋斗”专项行动,明确重点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负重托,接续奋斗,不断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努力推动辽宁对口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这表明,对口援疆工作(     
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共同繁荣
②有助于在深度交流交融中增进各民族间的大团结
③开辟了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④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4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