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各民族共同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全面落实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分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普通高中;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①能够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②是实现各民族政治、经济等权利一律平等的主要保障
③贯彻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旨在保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主管理本地方文化事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目前,我国有些民族地区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时,因无法适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教学而辍学,导致个人成长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提高国民基本素养,国家进一步加大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国家此举有利于(     
①打造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②推动教育公平,培养时代新人
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维护民族团结,增进各族人民的政治文化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的冰雪冬季,持续爆火的哈尔滨文旅每日都在上“新活儿”。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巡游的画面,也频繁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吸引了网友的目光。

鄂伦春族是东北亚地区的狩猎民族,也是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他们世代久居大兴安岭深处,在高山密林中生活。70多年前,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鄂伦春族从白桦林中走出来到兴安岭下建村定居。1952年,鄂伦春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在国家专项资金和相关民族政策的重点支持以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族走上了健康富裕的发展道路。短短72年,鄂伦春族完成了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改变,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跨越。现在的鄂伦春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处处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鄂伦春族经济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4-05-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山东省深入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通过人员交流、项目合作、帮扶协作等方式不断加深边疆与内地的沟通往来。近年来,全省13市共135家企业参与“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共投资144个项目、616亿元。推动“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新型民族关系
②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社会稳定
③民族地区依法行使自治权,为实现共同富裕凝心聚力
④提升边疆地区资源转化能力,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4-05-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口援疆,是中共中央着眼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多年来,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政协委员胸怀无私大爱,跨越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边疆人民,把智慧汗水洒在边疆。对口援疆工作(     
①说明政协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协商形式,拓宽协商渠道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巩固新型民族关系
③是实现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
④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村BA”“村超”火了!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是苗、侗、水、瑶等16个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节日、民俗活动纷繁众多。通过“民族文化+体育运动”形成“村BA”的顶流IP,不仅带来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而且也推动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开展这些活动(     
①搭建起了民族交往交流的平台,有利于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②体现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是以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前提,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聂荣县聂荣镇,汉、藏、回、苗等7个民族一同参加“乡村振兴那曲奋进”活动,同台竞技;索县江达电站施工队与当地群众一起自编自导了情景剧《青春飞扬》,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乐融融的温馨景象。如果给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标题,下列合适的是(     
①绘就了民族团结“同心圆”
②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
③文化自治权得到充分保障
④各民族同步发展、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某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旅游业不仅是促进民生改善、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随着旅游富民、旅游兴业等项目实施,各族群众在旅游活动中增进了交流、理解、尊重和包容。可见(     
①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能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③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④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3年3月10日,2023年江苏援藏项目现场推进会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举行。今年,江苏安排资金对口支援西藏5.12亿元(人民币),实施援藏项目55个,覆盖援藏“五大领域”,聚焦民众“急难愁盼”,承载两地人民期盼,重点向基层和民生倾斜,涵盖智力支援、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等方面,将持续助力拉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援藏工作(   )
A.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藏族群众的各项权益
B.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D.能够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
10 .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8个民族乡。解放前,民族乡的生产方式非常落后,有的地方甚至是刀耕火种、穴居野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开展精准扶贫,这里“挪穷窝”“拔穷根”,开启了脱贫致富的新生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得到了保障
②各民族乡人民政府在脱贫工作中依法行使自治权
③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
④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