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治权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的一个典型缩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人类发展奇迹。以下体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多项全国性法律的实施办法
B.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布局,西藏云计算中心建成
C.加快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D.中央政府牵头,各部委、各省市区教育援藏,助力西藏现代化发展
2 . 2023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启动了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为主题的第33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自治区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多措并举、搭建平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此举(       )
①有利于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西藏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③是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行使文化管理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④巩固了民族团结的成果,为促进西藏自治区民族平等奠定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七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展现出文化和合、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西藏新貌。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藏发展的经验是(     
①坚定“政治立场”——能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②提升“宗教修为”——支持鼓励人民群众理性信仰宗教
③探索“发展路径”——设立自治机关,行使高度自治权
④打造“安康生活”——以人为本,实现西藏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近年来,我国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顺应这一形势,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到东中部地区来就业创业,推动东中部地区的企业和群众到边疆民族地区兴业发展。互嵌式发展有助于(     
①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②民族自治地方依法管理地方文化事业
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7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机关认真履行职责,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自治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成为祖国北疆一颗耀眼的明珠。由此可见(     
①民族自治区接受中央统一领导并享有自治权
②自治机关独立行使立法、行政、司法自治权
③自治地方在民族团结基础上实现了民族平等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结合自主预习内容,填全表格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现状______
行政区域______
______
______
自治地方______
自治机关______
自治权______
民族关系______
前提和基础______
地位______
2023-03-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6课时作业设计
7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自治权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10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同步练习
8 . 新修订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后经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的会议审查批准,于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自治条例》的修订及实施:(       
①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为民族自治地方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法治保障
②表明海西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本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自治权
③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为前提和基础
④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1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五级联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村)、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铁路、进医院、进部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等。上述规定(     
①有利于统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的建设
②构成了边疆民族地区强边固防工作的法规基础
③进一步强调全民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义务和责任
④是民族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4更新 | 9503次组卷 | 48卷引用:统编版必修3第十二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时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区之一。自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制定了许多特殊优惠政策,形成了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扎根雪域高原,坚定不移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开创西藏发展新局面,走出了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和全国一起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62.8万贫困人口脱贫。每年在国庆节、西藏和平解放、“民族团结月”等节庆节点,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西藏,各宗教、各教派一律平等,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一视同仁。

现有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世居穆斯林群众12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照《宗教事务条例》制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并制定《西藏自治区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大型宗教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大大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

结合材料并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简述西藏经验对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