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2020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1 .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2019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方式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同14个邻国中的12个国家彻底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划定了中越北部湾海上界线,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

中国还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积极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磋商,全面做好国内落实工作,率先发布落实议程的国别方案和进展报告,在多个领域实现早期收获。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的大国担当。
2020-04-1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变化,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178个国家建交,成为联合国维和摊款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积极参与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在朝核、叙利亚、伊核等热点问题上,贡献东方智慧,劝和促谈,维护正义,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积极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出资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环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形势加速演变,单边主义、霸凌行径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阐释共同发展主张,引领各方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和挑战。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0-02-10更新 | 40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需努力。2018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于9月19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活动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为主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发挥积极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确立的中国外交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体现。这一战略思想是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四理念、中国方索,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时代潮流和人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2019-06-21更新 | 48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材料一我国新修订的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63条减少到48条,在22个领域推出新一轮开放措施。大幅扩大包括金融、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开放,基本放开包括汽车和飞机等在内的制造业,放宽农业和能源资源领域准入。三次产业全面放宽外资的市场准入。这将为扩大吸引外资、促进市场竞争、增强创新注入新动力,有利于推动更加全面的开放新格局,支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大洋对岸,在“美国优先”旗号下,美国政府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之道。10月中旬,中国和欧盟、挪威、加拿大等WTO成员就诉美钢铝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正式设立专家组请求,对贸易保护主义说不。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相关做法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美国副总统近日发表讲话,声称中方干涉美国内政和选举。其后美国政府多部门发表联合声明称,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等外部势力正试图干涉下月举行的中期选举。事实上,美国许多媒体和各界人士都认为所谓中方“千预”美选举的说法不可思议、荒唐之至。对此我外交部进行批驳。


(2)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将如何批驳美国上述不当言论?
2018-11-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坚持遵循《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每年召开一次峰会,共同商议安全、经贸、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事宜。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这是该组织扩员后的第一次峰会,“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青岛宣言。这是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被吸收到联合国的有关决议之后,又一次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并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哪些特征?
(2)运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18-09-20更新 | 63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6 . 2018年4月14日上午,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空袭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行事。中国外交部表示,我们一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任何绕开安理会采取的单边军事行动都有悖《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违反国际法原则和基本准则,也将给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增添新的复杂因素。中方敦促有关方面回到国际法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1)联系材料,指出美英法空袭叙利亚事件违背了主权国家应履行的哪些义务。
(2)运用“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018-06-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5l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它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环节,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契合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需要,把中国发展同相关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把合自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有机对接,扩大地区投资和内需,增加就业,减少贫困,从而带动提升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的确值得国人骄傲。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一种敌视中国的论调,说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资源的掠夺以及环境的破坏,更有甚者说中国的发展将会威胁到世界的和平。西方极少数国家极力宣扬“中国威胁论”,目的是要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的发展制造麻烦,从而达到其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目的。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是“交响乐”不是“独奏曲”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积极回应“中国威胁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中国。2016年第71届联大193个会员国一致同意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会员会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写进联合国决议中,呼吁各方促进非洲经济发展进程。2017年5月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1日制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这一理念再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出中国方案为全球课题贡献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材料说明联合国的作用。
(2)用中国与联合国的知识分析中国智慧为什么会不断地写入联合国决议?
9 .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年9月3日出席了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强调,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并提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方案指出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应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应该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加强沟通和协调,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全球性挑战,实现共赢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走进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的合理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减贫、卫生、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用全球10%的耕地面积和不到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20%人口的粮食安全。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是1.5亿人口脱离饥饿,让全球营养不良人口的2/3走出困境。同时中国海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网。面向未来,中国已经全面启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工作。并愿积极参与相关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大对南南合作的投入,分享发展经验和发展机遇,同国际社会携手前行。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理念以及提出的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举措,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的成就和举措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
2016-12-13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