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联合国开展“旗舰事业”维和行动75周年。几十年来,成千上万的维和官兵在战火频繁的任务区,用血肉之躯构筑“生命防线”,用辛勤汗水浇灌和平之花,为冲突地区民众带去安定与希望。

2023年恰逢中国赴刚果(金)维和行动20周年。几十年初心如炬,不仅仅在刚果(金),在战火频仍的其他维和任务区,中国“蓝盔”用担当与大爱,为维和任务区守和平、谋发展,赢得赞誉无数。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多年来,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先后有25名维和人员献出宝贵生命。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马里、冲突不断的南苏丹,还是在黎巴嫩南部遍布地雷的“死亡地带”,中国维和官兵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用生命维护了当地的安全与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支持、推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2 .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受到各国严重关切。中国坚持主动承担、重信守诺,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了大国担当的表率。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3年11月,公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2023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会议期间,宣称将在两年内宣布2035年碳排放目标;目前,中国已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

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从积极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到主动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各项议程;从准确把握各方利益交汇点,到努力寻求国际合作“最大公约数”……近些年来,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紧锣密鼓地开展“气候外交”,在加强与各方协调沟通、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诉求的同时,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发展中国家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增强这些国家的气候韧性。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因。
3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一   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巴以冲突又上演。现已造成了包括数千名儿童在内的大量平民伤亡和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南非等一些国家召回大使,一些西方国家不断爆发要求以色列停止战争的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

材料二   巴以之间历史与宗教纠葛非常复杂,再加上美国的军事支持,以色列不断吞食巴勒斯坦土地,对加沙地区实行严密的封锁控制,加剧了地区冲突。而中国秉持公正、平衡的立场,与相关各方积极沟通、劝和促谈,反对暴力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材料三   2023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以11票赞成,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巴以冲突以来首份人道主义停火的安理会决议。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是本决议的推动者。中方将继续同安理会其他成员一道,及时采取进一步行动,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实现中东和平稳定不懈努力。

有人认为,和平主题已经不再,中国在巴以冲突解决上恐难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评述。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逻辑严密;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4 . 中国的立场,与联合国的呼吁是一致的。中国始终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为基础来实现真正与持久的和平。中方愿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在应对气候变化、维和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

材料一   2023年12月5日,“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75年来,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国际人权体系日臻完善,各国人权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积极践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

材料二   2023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当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窗口正在迅速关闭”,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严峻形势。中国期待本届大会以全球盘点为契机,践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务实推进公正绿色转型,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向国际社会发出聚焦行动与合作的积极信号。

材料三   2023年11月2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后向媒体发表谈话。王毅表示,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良知一边。中方提交了《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救援、加大外交斡旋、落实“两国方案”等各方面建议。为缓解人道局势,中方将再向加沙地带提供新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我们将继续同有关各方加强协调,凝聚共识,为地区重回稳定、人民重获安宁作出不懈努力。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的理解。

6 .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坚守初心共促发展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的书面演讲,引发工商企业界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东盟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方将坚定不移以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团结和东盟共同体建设,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强调中国厉行国际法治,毫不动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多边机构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平台,也是维护多边主义的基本框架,其权威性和有效性理应得到维护。要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反对持强凌弱,也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

(1)从国际组织的分类看,亚太经合组织与东盟的异同点是什么?
(2)中国为什么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践行多边主义?
7 . 某学校高一(1)班拟以“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为主题举行演讲比赛,王同学撰写了一份演讲稿。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是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在资金援助、技术合作、国际组织合作等方面做出显著贡献,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贡献力量。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玛·哈提卜表示,中国对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坚定支持,为相关各国“树立了一个榜样”并带来启示。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所谓“规则”的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将世界拖入“新冷战”;坚持劝和促谈大方向,共同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坚持公道,鼓励对话,做和平的“稳定器”而非冲突的“鼓风机”。

      2023年7月10日,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会议上中国主张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运用“中国与联合国”的知识,帮助王同学完成演讲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2023-11-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一向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几乎从来不拖欠任何国际组织的会费。2023年9月16日,一则颇为震撼的消息传出: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决定暂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交纳会费,共计4.6亿元人民币。

注:国际原子能机构是确保全球核技术用于和平目的,防止核扩散,促进核能和平利用的联合国专门机构。


结合材料和国际时事,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解读中国暂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缴纳会费的决定。
2023-11-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自10月7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爆发新一轮冲突以来,伤亡人数持续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冲突已造成双方超8000人死亡。

自从冲突发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因美国的一再反对未能就巴以问题形成决议,但在通过拉法口岸运送救援物资、加沙当地的人道救济工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中方对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一项呼吁在巴以冲突中实现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感到失望,中方强调联合国行动和决定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必须把握正确方向,必须体现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确保经得起道义和良知的检验。


中方主张,愿同联合国一道,为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发挥负责任、建设性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中方主张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审核日本国别人权审议报告时发言,再次敦促日本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中国代表指出,日方出于经济成本考虑,无视国际社会关切和反对,执意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海,将太平洋当作“下水道”。无论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内容如何,都无法改变日方未来30年将上百万吨的福岛核污染水持续向太平洋排放的事实。

中国代表强调,中方再次敦促日方,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进行处置,并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尽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长期国际监测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评价中国在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外交策略。
(2)某同学以“一意孤行,后果自担”为主题,就日本执意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海导致日方海产品出口困难写一篇短评。
要求: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逻辑清晰,字数在150个以内。
2023-11-2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