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7 道试题
1 . 2016年3月2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朝鲜制裁新决议。新决议虽然包含了对朝鲜的新制裁措施,但是总体平衡,指向明确。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这一新决议投了赞成票。我国政府的主张()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②表明我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③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④表明我国履行主权国家不侵犯别国、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的义务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反复强调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构建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
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至26日,习近平主席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 周年系列峰会。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举措。9 月 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指出,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迪就是,和平发展是人间正道,一切通过武力侵略谋取强权和霸权的企图都是逆历史潮流的,都是要失败的。中国历来崇尚和平和谐,反对强权霸权,已经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和党章,致力于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来谋求全球发展。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20多次,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迄今,我们已经同75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式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国内发展营造了更为稳定、更加友善的外部环境。
中国全球伙伴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如下图:
伙伴关系
国家
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
战略互惠关系
日本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德国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巴基斯坦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越南、法国、巴西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英国、意大利、西班牙
合作伙伴关系
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波兰

注:“全面”指的是合作领域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也包括文化、环保、社会等;“战略”则意味着合作层次更高或者着眼点更高,双方从整体上、全局上、核心利益和未来发展趋势上都具有一致性。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016-11-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3 .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并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表明中国(     
①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②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③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④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16-11-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卷
4 . 2016年2月7日朝鲜发射远程火箭。中方对此表示遗憾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让朝鲜对其近期的行动“付出必要的代价”,从而让平壤重回谈判桌。在被问及是否会支持国际社会对朝鲜采取更强硬的经济制裁时,王毅表示,联合国的决议将涵盖多个方面,但其目的旨在制止平壤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他讲道:“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最终是要确保朝鲜核问题能够通过磋商来解决”。中国的态度表明
①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决议和活动
③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 . 2015年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记者会时指出,中方主张本着“双轨思路”妥善处理南海问题,也就是有关争议由相关的主权国家谈判协商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为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不懈努力,促进本地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领土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领土不容侵犯
③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组织的一切活动        
④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联考一政治试卷
6 . 今天的中国已经高度融入世界,中国广泛地利用国际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在此形势下,我国树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构建政治、经济、信息等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我国这样做的主要依据是: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②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正义性和正当性             
④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逐步完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1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理应担当起这个与使命。中国提出并积极倡导共同、安全、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以实际行动切实加强亚洲各国的沟通、理解与合作。这表明
①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实际主宰者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坚定支持者
③中国是维护亚洲安全的中坚力量
④我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讲话中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并提出了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表明中国
①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②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③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④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 . 2015年11月19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人权理事会上就“叙利亚人权决议”投出反对票。但是,中国政府不反对国际社会军事打击叙利亚境内的IS恐怖组织。中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不同态度表明了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②我国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国际行动
③政治对话是我国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准则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洛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10 .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建设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无可非议”。中国南海岛礁作业将加强建设民事功能和设施,以便更好地满足民事需求。中方的言行表明
①中国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②领土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寸土必争
③中国将坚定地捍卫在南海的利益          
④中方会维护南海周边各国的共同利益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南海的和平稳定应该由中国和东盟等南海周边国家共同维护。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和平的捍卫者,恰恰是美国的介入致使南海局势变得紧张。要让南海恢复平静,必须
①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加快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和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③改变我国的外交政策,积极捍卫我国独立安全发展利益
④依据联合国的宪章精神、宗旨和原则来处理好南海争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营山县回龙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检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