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十四次中国一欧盟领导人会晤中指出,双方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合作共赢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中欧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       ④中欧合作应顺应人类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方发表《北京申明》。断交达七年之久的沙伊关系迅速回暖。长期以来,对抗思维、零和博弈等构成中东地区根深蒂固的战略文化,严重制约了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极力斡旋,构建朋友圈,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最终促成两国达成和解。这说明(       
①合则两利,厘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顺势而为,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民心所向,契合中东人民根本利益
④合作共赢,决定中东地区稳定与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2024年1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比利时首相德克罗。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对欧政策保持长期稳定,始终视欧洲为中国的合作伙伴,希望欧洲作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力量,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欧之间需要架更多的“桥”。双方应该更加紧密合作,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这说明(     
①冲突和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国家之间不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2-27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对话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材料说明(     
①复杂多样的中美关系存在着竞争、合作与冲突
②中国与美国双方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中美双方处理矛盾冲突时应合理权衡利益得失
④中美两国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4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美国旧金山,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从巴厘岛一路走来,中美关系回暖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面向旧金山,双方应从过往汲取现实的启迪,汇聚相向而行的力量,共同探索构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创造中美两国的美好未来,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美元首会晤表明(     
①维护共同利益是中美双方保持合作的出发点
②中美两国深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③中美消除了国家间的利益对立,减少了竞争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以下是2023年8月25日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对台军售答记者问:

美方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恶劣行径,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威胁台湾同胞安危福祉和台湾|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方之所以坚决反对美国对台军售,是因为(     

①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

②国家安全利益是我国的最高利益

③中国拥有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国家间互不侵犯是当代国际法的重要基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全国两会闭幕后,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以及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纷纷访华,北京又一次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会客厅”,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当前,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一系列抉择与行动,表明中国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得到各方认同和高度评价。材料表明(       
①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②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以合作代替竞争,以交流代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④中国把发展合作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携手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北京、广州两地进行友好深入、高质量的交流,达成一系列战略共识,双方签署了近40项政府间协议和商务合同,涵盖航空、科技、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达成了5部分51条内容的《中法联合声明》。马克龙表示,中法模式存在差异,双方可能存在分歧。不过,有分歧不妨碍我们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坦诚交换意见。由此可见(     
①中法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中法应对共同挑战,致力于谋求共同发展的合作结盟之道
④顺应时代主题变化,以合作代替竞争实现共同的发展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日趋复杂,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加之疫情全球蔓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遭遇了芯片断供之类的诸多“卡脖子”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链安全。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科技界、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之所以要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因为(       

①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②重视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

③当今国际关系的形式已经由合作转向竞争与冲突

④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我国要掌握科技领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9月16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举行。30年来,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已经发展成为最全面、最具实质内涵、最为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真正成了搬不走的好近邻、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尤其是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背景下,为全球区域合作提供了新典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亚洲大地的真实写照与生动实践。这说明(     
①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成亚太联盟体契合了当今时代主题
②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平台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③守望相助和包容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
④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引领国际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