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安克雷奇举行。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表示,对话期间,中美双方就各自内外政策和双边关系进行了坦诚、建设性交流。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中国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告诉我们(       )
①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②称霸与反霸是国际斗争的焦点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全国两会闭幕后,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以及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纷纷访华,北京又一次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会客厅”,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当前,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一系列抉择与行动,表明中国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得到各方认同和高度评价。材料表明(       
①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②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以合作代替竞争,以交流代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④中国把发展合作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携手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这是基于(     
①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当前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各国命运紧密相连
③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北京、广州两地进行友好深入、高质量的交流,达成一系列战略共识,双方签署了近40项政府间协议和商务合同,涵盖航空、科技、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达成了5部分51条内容的《中法联合声明》。马克龙表示,中法模式存在差异,双方可能存在分歧。不过,有分歧不妨碍我们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坦诚交换意见。由此可见(     
①中法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中法应对共同挑战,致力于谋求共同发展的合作结盟之道
④顺应时代主题变化,以合作代替竞争实现共同的发展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沙特和伊朗都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由于长期在诸多问题上存在矛盾,两国关系一度陷入破裂并在2016年断交。2023年3月,在中国积极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达成和解,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这一成果的取得(     
①说明国际社会冲突都必须通过谈判解决
②展现了中国外交智慧和大国的责任担当
③为通过和平途径解决矛盾争端提供范例
④实现了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尽管自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各盟友团结一致地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制裁,但自美国出台试图为本国企业提供高额补贴的《通胀削减法案》后,却引发了欧盟等盟友的不满,欧盟誓言反制美贸易补贴法案。这说明(     
①合作、竞争与冲突在国际关系双方间同时并存
②美国已逐渐成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国家间的亲疏冷热关系是由双方共同利益决定
④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应摒弃零和博弈的观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1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日趋复杂,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加之疫情全球蔓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遭遇了芯片断供之类的诸多“卡脖子”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链安全。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科技界、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之所以要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因为(       

①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②重视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

③当今国际关系的形式已经由合作转向竞争与冲突

④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我国要掌握科技领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2年9月16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举行。30年来,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已经发展成为最全面、最具实质内涵、最为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真正成了搬不走的好近邻、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尤其是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背景下,为全球区域合作提供了新典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亚洲大地的真实写照与生动实践。这说明(     
①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成亚太联盟体契合了当今时代主题
②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平台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③守望相助和包容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
④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引领国际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1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5周年。65年来,中非双方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在发展振兴的征程上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合作之路,在纷繁复杂的变局中谱写了守望相助的精彩篇章,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这说明(     
①中国与非洲国家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②中非深度合作助力中国国际主导地位的巩固
③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中非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④中非通过南南对话引领当今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政治试题
10 . “中美之间该竞争时竞争,能合作时合作,必须对抗时对抗”是关于中美关系的美式定义。对此,中国外交部指出,这一定义中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当美方有求于中方时就要求合作,在有优势的领域就脱钩断供、封锁制裁,为遏制中国而不惜冲突对抗。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
①中美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冲突
②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奉行霸权主义
③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处理中美关系
④中美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竞争、合作与对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9-03更新 | 945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道鑫双语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