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材料一


上图中五面国旗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请任选其中两个国家,分别说明其政权组织形式及政党制度。

材料二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重要影响。2018年4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说,中国在南南合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上开展南南合作的良好典范。他同时表示,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联合国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在多边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我赞同习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支持中方“一带一路”合作等旨在实现所有国家共同繁荣的重要倡议。我相信中国将为国际社会带来最大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古特雷斯为什么会相信中国将为国际社会带来最大利益。
2019-03-25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3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2年1月3日,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五国申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鉴于核武器使用将造成影响深远的后果,只要核武器继续存在,就应该服务于防御目的、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这一联合声明(     
①有助于增进相互信任,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
②旨在推动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发展,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③以维护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使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④表明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五国的共同责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材料一   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年来,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欧洲对华出口支撑了其约400万就业岗位。2013-2023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如图),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联通中国境内112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中欧班列是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幸福班列,以稳定、高效的物流服务支撑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

材料二   2023年12月7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双方领导人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以及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双方重点关切、全球治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坦诚交换看法,彰显了中欧关系的全球影响和世界意义,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建设性和稳定性。中欧双方此次通过战略层面的深入沟通,对双方关系进行了校准和战略指引,发出了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积极信号。

(1)有人认为,中欧班列是中国的幸福班列。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欧关系向前发展的驱动因素。
2024-02-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时代新征程,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强化战略支撑作用。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材料二   近几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发展,并正在展现新的活力。2023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延伸,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有望实现全面升级,而民营企业作为重要的改革动力源,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相知跨千年,携手创未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重要成员、国际舞台上重要力量和两大文明,中阿召开首届峰会,具有超越双边和地区范畴的重大国际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充分说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相互包容借鉴、共同发展繁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阿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必将为人类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坚守正义、追求进步注入巨大积极能量。这表明中国(     
①与阿拉伯国家坚持以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
②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做中阿稳定的守护者和领导者
③积极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
④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实践探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1更新 | 36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选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城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即将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将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被、和平之旅。

汪文斌说,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往来,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成功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合作的相处之道,树立了国际关系的新范式。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重要大国,中俄关系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双边范畴,”汪文斌说,“习近平主席即将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将是一次友谊之旅,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夯实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习近平主席访俄将是一次合作之旅,推进双边各领域互利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助力两国实现各自发展振兴目标。习近平主席访俄将是一次和平之被,双方将在不站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多极世界格局,完各全球治理,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说说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将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7 .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带着阵容豪华的商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朔尔茨就任以来的首次访华。

朔尔茨访华前夕,在《法兰克福汇报》的官方媒体上刊登自述文章,阐述此次中国之行的意义。

“我们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我们不会忽视分歧。这是德国和中国开诚布公交流的一部分。”他表示,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和具备经济实力的国家,当然会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中国仍然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我们不想‘脱钩’,不想与中国‘脱钩’……”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知识,分析德国总理的中国之行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非洲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2021年底,中方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中非务实合作“九项工程”,涉及减贫惠农、绿色发展、能力建设等多方面。

材料二   2022年3月31日,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减贫四十年:驱动力量、借鉴意义和未来政策方向》报告。报告显示,过去4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近8亿,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75%以上。相关人士分析中国减贫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党中央一以贯之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中国的减贫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提供有益借鉴。此外,中国在推动自身减贫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在推动世界减贫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大国担当。
2022-06-30更新 | 73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9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开场白中呼吁,各国领导人应该在3个领域团结起来:和平与安全、气候危机和能源。某校高三(1)班组织学生进行时政热点解读,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新闻摘要解读依据
在77届联大上,王毅强调,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将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A
东盟牵头举办了第40届和第41届东盟峰会及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本次东盟峰会的主题是“东盟:共同应对挑战”。B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其中规定,美国政府将为其本土制造的电动车相关行业提供高额补贴。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表态《通胀削减法案》是在以损害欧洲利益的方式解决美国的问题。C
中非共和国驻俄罗斯大使12月18日表示,在中非共和国发生的针对俄罗斯外交官的恐怖袭击不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中非共和国将继续支持俄罗斯。D
A.中国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繁荣,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安全
B.东盟是亚洲的区域共同体,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C.美国坚持狭隘国家利益观,法国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
D.恐怖主义不会改变合作共赢这一时代主题,人类应该同心
2024-03-13更新 | 290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2024.01)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根基”二字重若千钧,凸显了确保国家安全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性、基础性保障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只有始终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石,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什么要始终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石。
2023-12-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