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中制度、规则、法律之争愈演愈烈。涉外法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追求。

近年来,从制定实施《外商投资法》《反外国制裁法》,到通过的《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再到《民事诉讼法》涉外篇的修订(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不断加强涉外法律制度建设,对推动涉外法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的海外利益,特别是在反干涉、反制裁、反单边制裁和反长臂管辖方面,我国涉外法律制度还有短板,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2024-05-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始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倡导平等公正的全球环境治理观,积极维护多边主义成果。中国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在投资贸易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中国智慧、中国技术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公共交通的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M公司大力开拓在哈业务,在公共交通、新能源技术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从节能、环保的城市公交,到护航儿童安全的“大鼻子”专用校车,再到为解决偏远地区人民看病难问题的移动医疗车,该公司将事业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完善了服务团队、配件、培训、运营、后期服务等一系列环节。M公司又与哈方合资建立客车制造厂,并以此为依托,帮助哈国建立了汽车配套产业链。目前,该工厂已成为当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客车制造工厂。公司见证哈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赢得了该国政府和民众的赞誉。

(1)中国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结合材料和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M公司为什么能赢得哈国政府和民众的赞誉?
(3)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请你就“青年力量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提出两条建议。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202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中方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发表关于维护国际粮食安全的声明。下面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维护国际粮食安全的声明》(节选)。

我们认为,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地区问题等因素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单边限制措施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我们支持深化粮食供应国际合作,履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畅通国际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全球范围内粮食资源合理高效配置,稳定国际粮食市场。

我们倡议,各国在自愿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优化农业领域营商环境,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农机等国际投资,发展跨境贸易。

我们呼吁主要粮食生产和净出口国释放自身出口潜力,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纾解市场供给紧张局面,避免国际粮价过度波动。

我们认为违反国际法的单边限制措施及其域外使用不可接受,这些措施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并威胁各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首当其冲。呼吁减少其他影响国际粮价波动的因素,包括控制粮食能源化利用。我们愿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努力保障地区和全球粮食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深化粮食供应国际合作?
2024-03-16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美国六次对台军售,用“切香肠”试探大陆底线,再次赤裸裸暴露美国利用台湾问题牵制、遏制中国的阴暗图谋。

2021年的1、2、4月,美航母编队三次进入中国南海,遂行所谓的“自由航行”与部署任务。4月,美国放宽美台交往限制、鼓励政府级接触;6月,默认一些美国国会参议员以“提供疫苗”为由乘军机飞往台湾;7月中旬,美军特殊作战机和输送机陆续飞抵台湾机场;8月,则决定将总额达7.5亿美元的尖端军事装备出售给台湾。此外,美国还邀请台湾“总统”参加国际“会议”,拼死给“台独”势力撑腰打气。不仅如此,美国拉拢日本、韩国和欧盟等伙伴介入,试图形成国际反华打压格局。

我国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也变得更加自信。我国国内政局稳定,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中国人民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利用台湾牵制、遏制我国的图谋终将失败。

材料二   当前,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美国加速传播,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过100万例。美国媒体和民众对美国政府的疫情应对日益失去信心。美国社会在接种疫苗、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方面一直存在严重分歧,美国国会和白宫仍在应对疫情资金等问题上相互推诿。“疫情政治化”阻碍了美国抗疫进程,加剧了社会分裂。

我国抗疫则坚持从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同时,我国还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助力别国共同抗疫,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令世界受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请站在中国立场上分析说明美国利用台湾牵制我国的图谋终将失败。
(2)结合材料二,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知识,解读中美两国抗疫成效产生差异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30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变式训练之世界多极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11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推动中非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在中非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双方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改善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中非合作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新的时代,将是中非关系最好的时代。中非政治互信持续深化,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双方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成为国际对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成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楷模和坚持互利共赢的典范;双方经贸合作水平推向历史新高;双方在文化、媒体、 科技、智库和青年妇女交流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进一步促进中非民心相通;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为非洲经济发展创造内生动力;中国在充分尊重非洲意愿、不干涉内政、恪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设性参与非洲和平与安全事务。

材料二   20211022日,第十七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在成都启动,本次大会主题为“书写青年人生华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会学生代表模拟90多国外交官,围绕新冠疫苗分配、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教育公平、难民儿童权益、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一般性辩论和决议草案磋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新时代加强中非合作的意义。
(2)请你围绕大会主题,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模拟中国外交官角色,从中任选一个议题,阐述中国的立场和主张,请据此写出两条发言提纲。
2022-10-12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材料一   俄乌冲突的本质是美国发动的一场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和混合冲突。美国要借助北约彻底遏制并拖垮俄罗斯,并树立美国在欧洲的绝对领导地位和霸权。一方面,美国执意第六次北约东扩,并多次扬言不排除把乌克兰纳入其中,俄罗斯不得不采取断然军事手段先发制人,消除乌克兰加入北约带来的现实威胁。另一方面,美国发动“颜色革命”后,长期扶持乌克兰政府“去俄罗斯化”,并打压俄罗斯族裔的乌克兰人,这也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出兵。

材料二 面对俄乌局势,中国一直是中立态度。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始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我们欢迎一切有利于乌克兰问题政治解决的外交努力,支持俄乌双方通过对话谈判,寻求照顾双方合理关切、有利于欧洲长治久安的政治解决之道。我们将继续为寻求和平、实现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与“和平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俄乌军事冲突的局势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俄乌局势,中国的立场和态度。
2022-09-30更新 | 74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变式训练之世界多极化
7 . “中美之间该竞争时竞争,能合作时合作,必须对抗时对抗”是关于中美关系的美式定义。对此,中国外交部指出,这一定义中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当美方有求于中方时就要求合作,在有优势的领域就脱钩断供、封锁制裁,为遏制中国而不惜冲突对抗。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
①中美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冲突
②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奉行霸权主义
③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处理中美关系
④中美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竞争、合作与对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9-03更新 | 952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道鑫双语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莫斯科2021年12月23日电: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年度大型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俄中关系不仅造福两国人民,同时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稳定因素。

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相关提问时说,正如他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频会晤时表述的那样,俄中关系是“21世纪国家间协作的典范”。他与习近平主席建立了相互信任的个人关系,并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

普京表示,俄中关系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稳定因素。这种“绝对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历史上,至少在俄中历史上前所未有。

普京说,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超过疫情前水平。

他还表示,目前俄罗斯与中国在安全领域开展合作,并进行联合演习、海上和空中联合巡逻等。俄中在能源、核能、太空、高科技、人文、青年、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均是两国关系的具体体现。

普京不仅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统一,而且在西方各国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大浪潮下,首先宣布会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给予中国极大支持。

材料二 2021年1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俄领导人始终从支持彼此发展振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出发掌舵两国关系的前进方向,设计和推进两国全方位合作,引领中俄关系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成为大国、邻国相处的典范。中俄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中方愿同俄方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拓展全方位互利合作,助力两国发展振兴,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材料三 2022年2月4日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呼吁捍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明确表达了两国共同的看法,强调双方倡导并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俄乌冲突爆发后,鉴于俄乌危机的复杂历史经纬和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实际,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和保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当事方合理安全关切,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等四点意见;在联大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表决要求俄罗斯“立即、彻底、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时投了弃权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寻求俄乌危机的和平解决。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俄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有关知识,回答:面对俄乌危机和冲突,中国政府为什么提出上述四点意见并积极寻求俄乌危机的和平解决?
2022-08-17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变式训练之世界多极化
9 .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材料一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举全国之力,用中国力量筑牢阻止疫情蔓延的前沿阵线。面对这场战“疫”,社区党组织的干部靠前指挥,党建大喇叭开播防疫政策和健康知识,“流动宣传车”开进大街小巷;党员突击队包路包岗、值守公交地铁站,贴心服务送到家;各级政府要压实责任,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构建危机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居委会服务小分队入网、入格、入社区,开展地毯式追踪排查;社区志愿者引导居民线上申报健康状况,设置外来人员集中留观点;广大社区居民自觉遵守社区规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材料二   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阐述中国主张。习近平主席指出,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要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要携手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汇集各方力量,共同抗疫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政治生活依据。
(3)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就中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提出两条建议。
2022-07-2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省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线上交易,全国正式迎来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时代。

碳交易,简而言之,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碳交易可以培养企业、机构和个人的交易意识,形成全社会减排的氛围,促成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材料二   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

●重点完善能源科技创新制度,开始布局与碳中和相关的零碳、富碳这类技术的发展。

●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和碳交易市场手段,提升环境综合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

●强化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同时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

●倡导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化应对。



(1)结合材料一,请将建立碳交易排放市场到实现碳中和愿景的传导路径(上图)填写完整,并说明此传导过程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1-12-15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