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上就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阐明立场,并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

主要粮食生产和净出口国释放自身出口潜力,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控制粮食能源化利用,舒解市场供给紧张局面;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和投入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生产、收储和减损能力,支持国际农业研究碰商组织及各国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减少高新科技交流限制;减少粮食损耗,中方已举办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愿共同落实会议共识。支持联合国中心协调作用,加强而非削弱联合国作用,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

粮食和能源攸关世界经济健康运行,影响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落实。当前形势下,二十国集团应承担应尽责任,建立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释我国提出的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对于坚持合作共赢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意义。

2 . 材料一   “全球南方”涵盖亚非拉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常被视为全球南方代表,以购买力计算,扩员前的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过七国集团,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将进一步聚集全球南方力量,展现更强经济实力。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全球南方议题受到重点关注,其诉求得到回应;欧盟、七国集团出于焦虑和拉拢心态,邀请众多全球南方国家代表参会。

材料二   今日之世界,多数南方国家仍受制于西方,美国则在这一不平等世界体系中掌握着霸权。从拱火俄乌冲突,到推进所谓“印太战略”,再到巴以冲突中一边倒支持以色列,只要美国不同意停火,冲突就不会停止。2023年美国对外军售金额23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以战养霸”的策略养肥了美国军火商,也攫取了地缘政治利益。

某校举行一场辩论赛,辩题为“当今国际关系正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当今国际关系仍盛行单边主义”。请你选择一方立场,结合材料(可不局限于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立论陈词。
要求:(1)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路径清晰。

(2)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4-04-24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既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为人类社会实现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数据争夺、数据安全风险、技术霸权风险等各种不确定风险和全球性挑战。

2023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首次就人工智能对国际和平与稳定构成的威胁举行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呼吁建立一个全球监督机构以监督这项新技术。2023年10月,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2023年12月,联合国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机构发布《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治理》(GoverningAIforHumanity)临时报告并向全球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该报告阐明了人工智能对人类潜在益处的机会和推动因素;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潜在的风险挑战;明确了解决全球治理赤字所需的原则以及满足当下需求的新功能和制度安排。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智慧”为主题撰写一份意见稿。
2024-03-31更新 | 329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变式题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材料一   10年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两百余份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与14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的原因。

材料二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了国际投资的兴趣和热情,既有利于共建国家经济成长和增益发展,又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各国全方位多领域联通,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放大发展辐射效应,推动各国经济政策协调、制度机制对接,创新合作模式;消除了共建国家内部、跨国和区域间的交通运输瓶颈及贸易投资合作障碍,极大提升了对外贸易、跨境物流的便捷度和国内国际合作效率;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为国家间交往提供了新的范式。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谈谈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为世界经济增添活力的。
2024-03-06更新 | 21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创新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开幕。本届会议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传递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积极信息,提振世界各国共同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心,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从2013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举办,为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世界百年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为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召开“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

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支持在充分尊重各国政策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成立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机构;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援助,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差距等。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拉开了中国与亚欧各国交往的序幕。如今,中欧班列嘹亮的汽笛见证着丝绸之路新的传奇。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沿线口岸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波兰的罗兹等城市,借助中欧班列实现了向新兴物流枢纽城市的转变。100多家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中国公司在德国杜伊斯堡落户,“钢铁驼队”让“中国制造”在欧洲越来越受欢迎,也让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哈萨克斯坦的面粉等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运销中国,使当地民众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经贸合作新平台,已成为友好合作的使者、互利共赢的桥梁,为世界经济助力,为沿线人民造福。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知识,分析中欧班列如何“为世界经济助力,为沿线人民造福。”
2024-01-29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既要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也要有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

当前,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小而美”项目(规模较小、更有针对性的项目)正成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维修维护桥渠,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打出水井,满足村民饮水需求;安装路灯,照亮行人夜归之路……这些融入普通民众生活的项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是空谈,而是民众生活中的水和电、路和桥,是学校和医院,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条件和值得期待的明天。这些项目落地生根,拉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材料二   某校高二年级思想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搜集到以下资料:

2023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已从一颗梦想的种子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中国先后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合作文件。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较2013年提升7.9%。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若将该小组的调查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请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归纳学习报告的主题。
2024-01-29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两国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到2022年近7600亿美元,双向投资从近乎为零到2600多亿美元,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已多达284对。中美还在诸多国际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开展了有益的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格局加速震荡,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错叠加。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早已超出双边、影响全球。45年来的历史已经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开放合作,中国的不断成长也反过来为美国等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中美双方从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谁吃亏、谁占谁便宜的问题。两国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

材料二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就经贸科技问题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指出美方在经贸科技领域对华遏制打压不是在“去风险”,而是在制造风险。这些错误做法以及由此造成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最大的风险。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两国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
(2)为了中国企业能够更好的参与中美经贸科技合作,请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为企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每条25字以内。
2024-01-27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十年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

当天堑变成通途,“陆锁国”变成“陆联固”,发展的洼地变成繁荣的高地,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越来越多国家在合作中分享发展的红利,感受到互利共赢的蓬勃力量,为亚太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其赢、传递的是希望。在不少国家和人民心中,“一带一路”就是一条通往幸福和繁荣的阳光大道。

(1)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是一条通往幸福和繁荣的阳光大道的原因。
(2)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以“‘一带一路’十周年,共建共赢谋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1-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2条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第194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活动不致使其他国家及其环境遭受污染的损害”。

2023年1月,日本核废水进入试排放,预计将持续30年之久。研究表明,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所产生的危害不可估量。

中国多次在联合国及其他场合敦促日本在核废水排海问题上正视国际社会合理关切。中方表示,日方以经济成本为由选择向海洋排放,向全人类转嫁核污染风险,严重危害全人类的利益。

根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写一篇短文对“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一观点加以评述。要求:(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2)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4-01-11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变式题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