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当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脱钩断链冲击全球治理秩序,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023年,中国持续开展特色大国外交,用笃行与担当继续守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为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继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时间中国开展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守护全球和平与安全的成效
2023年2月24日公开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探索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伊朗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曾被视为“世界火药桶”的中东迎来和解浪潮,这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2023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访俄,就乌克兰危机问题阐释中方立场: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 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俄方重中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
2023年4月5日欧盟主席冯德菜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同期访华,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思路和方案,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欧方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劝和促谈的办法。
2023年5月18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隆重举行,中国提出深化中国-中亚合作的“八点建议”。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指明方向。
假如你将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会议,请拟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中国的立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温屡创历史新高,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气候危机正威胁着世界每个角落。

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经过两周的艰难谈判在延长1天后闭幕。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为《巴黎协定》深入实施指明方向,特别是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势,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大会的成功反映出各方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紧迫性的高度共识。会议成果释放出坚持多边主义、以更加团结的精神、更加积极的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

会议期间,中国全面深入参与各议题磋商,与主席国阿联酋及各方密切协调,并就谈判关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各方聚同化异,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作出重要贡献。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与各方一道,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共同构建清洁美丽世界。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3)青年作为地球的主人翁,应积极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挑战,请你就如何应对气候危机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周年。“一带一路”源自中国,而成果和机遇惠及全世界。十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同20多个国家通信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签署网络空间合作协议,与16个国家签署加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文件等,这些机制对国际产能合作政策阻碍的实质性消解作用逐步显现。中老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具备了全作业能力,成为区域物流枢纽和临港产业基地……同时,中国又为很多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独到的解决方案和东方智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相关文件,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
(2)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开辟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了更好宣传亚欧班列,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请你结合所学为中欧班列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观点正确、表达流畅、注意格式、朗朗上口;每条标语不超过20字。
2024-04-0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 试题

4 . 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世界变乱交织,和平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中国开展特色大国外交,用笃行与担当同国际社会共同守护全球安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2023年2月,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探索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中国接连发布两份重磅文件:《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M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是中国促和努力的又一胜利。

2023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访俄,就乌克兰危机问题阐释中方立场: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

2023年4月5日,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同期访华。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将继续为动和促谈发挥积极作用,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思路和方案,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欧方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劝和促谈的办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笃行与担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一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系统阐述了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地球家园、如何构建、中国怎么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建设地球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二   在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会议上,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世界看到了“中国行动”;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为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问题频发。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公认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有关文件中,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

(1)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一带一路“倡议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就如何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3-12-20更新 | 86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政治试题之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7 .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之所以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时代之问,是因为(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解决当前全球问题的万能钥匙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③当今世界是密切联系的世界,各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问题频发。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一带一路”发展状况
       112国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 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1.6万列                                           
2022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 9%、10%;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箱,同比增长18.5%       
   3979亿元                                                  
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
31个
2022年我国全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达到了31个,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1)结合材料一,阐述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公认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有关文件中,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一带一路”倡议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01-04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受到新冠疫情延宕反复、气候冲击、地区冲突频发等影响,2022年全世界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较新冠疫情暴发前增加了1.22亿饥饿人口;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和营养状况严峻,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约有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当前,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和适用技术,帮助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材料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提出,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国家冲击更大,进口能源和化肥费用的增长可能迫使一些国家减少投入,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国内粮食供应减少,这又进一步加深了这些国家发生粮食和能源危机的可能性。面对种种严峻考验,现有的全球粮食体系难以合理有效运转,推进粮食体系转型势在必行。近日,在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上,各方代表纷纷呼吁推动建设一个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粮食体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努力涉及农业、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贸易和营养等多个部门,各国要加大协调力度,使治理流程和政策连贯协同,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加强粮食安全国际合作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应如何支持联合国在粮食安全国际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4-04-1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聚焦2023年世界粮食日
10 . 2023年2月,为解决国际争端,探索新途径,中国与9国达成一致,共建新国际组织——国际调解院。中国倡导成立国际调解院,旨在实现争端各方的合作共赢,对促进国际和平安全发展和国际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将来的国际调解院(       
①维护各国利益,推动当事方平等对话、通过协商找到解决方案
②是践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重要实践
③参与制定国际规则,争取对各种国际争端享有管辖权
④推动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更好造福人类和平事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6-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